永仁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工作方法,实施“12345”工程,全力推动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紧扣一条主线,实施“政治领航”工程。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把迎接党的二十大、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民勤落地落实落细,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捍卫“两个确立”。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好全县“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落实两个会议,实施“凝心聚力”工程。严格贯彻落实县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县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将民族宗教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县委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统筹谋划和督促指导。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分管领导切实担当负责,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着力构建统战、民宗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格局,凝聚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
办好三个培训,实施“同心同向”工程。围绕主责主业抓好党政领导干部、民族宗教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学习培训。在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辅导解读;举办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专(兼)干部关于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专题培训;在宗教界和宗教教职人员中开展“四条标准”思想教育。通过各类学习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提升民族宗教干部的业务水平、增强民族宗教界“五个认同”的意识。
搞好四个结合,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把民族宗教各项业务工作与县委深入推进的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防止学、干“两张皮”现象;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双拥模范县创建有机结合,防止统筹不周现象;把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与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机结合,确保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把处理民族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防止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
抓实五项重点,实施“机制再塑”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县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深入实施“石榴籽”工程,建立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健全完善流入地与流出地“两头对接”机制,加强“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双向服务、双向管理。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扎实开展“和谐寺观教堂”、“五进”宗教场所活动,引导宗教界始终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深入推进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强化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加强网上网下协调推进,牢牢守住互联网意识形态主阵地。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和两级责任制实起来、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