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永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仁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0年—2030年)的通知

索引号:yrx-/2021-0112004 公文目录:规划信息 发文日期:2020年11月04日 主题词: 文  号:永政办通〔2020〕56号 成文日期: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永仁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0—2030年)》,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0113

 

永仁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20—2030年)

 

 

第一章  总则 4

第一节 前言 4

第二节 编制依据 4

第三节 目标任务 5

第四节 基本原则 6

第五节 规划范围 7

第二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7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7

第七节 渔业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13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20

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22

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 22

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 24

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 26

第十二节 养殖区 27

第四章  保障措施 28

第十三节 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依法 28

第十四节 落实养殖证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29

第十五节 加强养殖水域管理,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29

第十六节 围绕五化建设,着力提升渔业发展水平 30

第十七节 加强服务引导,积极体制机制创新 30

第十八节 建立健全检测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31

第十九节 多渠道加大投入,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31

第二十节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发展新跨越 32

第五章   32

第二十一节 实施过程注意事项 32

第二十二节 水域滩涂界定 33

第二十三节 附件 33

 

 

 

 

 

 

 

 

 

 

 

第一章  

第一节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和布局的依据,是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渔业产业物权化的重要前提,是稳定和保护渔业资源,保障渔民合法权益的基础工作。根据《楚雄州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楚农通〔201752号)文件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二节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云南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编制大纲相关文件的通知》(云农渔〔20178号)和《楚雄州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楚农通〔201752号)编制本规划。

 

第三节  目标任务

 

一、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2019年。

规划目标年:20202030年。

二、总体规划目标

依托地理环境和渔业资源优势,以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本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发展思路,确定养殖水域滩涂的规划目标,明确县境内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依法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产环境,保障养殖渔民正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养殖水域,为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水域滩涂的利用率、完善和推进水域养殖管理制度、促进全县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重点任务

(一)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

(二)根据全县水域滩涂分布现状,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三)有效保障渔业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养殖水域。

(四)推进全县渔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渔业发展。

  

第四节  基本原则

 

根据全县水域的现状、特点,按水域滩涂总体规划的要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遵从以下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水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渔业生态良性循环。着力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以优化区域布局、稳定规模、提高水产品质量为主,加强现代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综合效益提高,积极推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优先的原则。把生态良好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建立和完善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制度,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方式。保持水域滩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作为禁养区和限养区,设定发展底线约束。

——质量安全的原则。在养殖区域实行养殖水域环境的总体监控,加快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推行养殖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推进水产品绿色发展,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突出优势的原则。充分突出我县特色品种和特色产业的优势,加快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的开发利用,形成产业特色和区域特色。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品种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保障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渔民增收。

——多元化投入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资本,采用多种所有制成分和多种组织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外向开拓增强渔业发展后劲。引导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现代渔业建设,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渔民主体的发展格局。

——市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根据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域滩涂养殖布局,做到布局合理,优先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种。

 

第五节  规划范围

 

全县养殖水域滩涂范围内,包括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和尚未开发适宜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滩涂及适于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一)地理位置

永仁县位于楚雄州北,滇川两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中段南岸,介于东经101°14′——101°49′,北纬25°51′——26°30′之间,东临金沙江与四川会理县隔江相望,东南与元谋县毗邻,西南与大姚县接壤,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北隔江与华坪县相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永定镇,海拔1536米,距省城昆明226千米,距州府楚雄市180千米。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山区占97%,坝区占3%

(二)自然地貌

永仁县属内陆高原区,位于滇中红色高原北缘,地质地貌由一系列压扭弧形断裂与不对称的斜褶地组成,皱坡丘陵和山间坝子相间。地势西北及南部高,西部和东南低,中部地势开阔平缓,河流切割不深,但地形破碎。平均海拔1530——1700之间,境内最高点为宜就大雪山主峰,海拔2884,最低点为永定石坎子金沙江边,海拔925

(三)水域类型及面积

全县水域类型按渔业功能划分,主要分为天然水域和养殖水域两大类。天然水域分布全县辖区内,除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库区外,还包括万马河、羊蹄江河、江底河等6条主要河流。养殖水域主要有水库、坝塘等类型,分布在境内乡镇各区域。境内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4.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为0.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4705立方米/人。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为1.4亿立方米,已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为1.1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4.1%

1.河流。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多为南北走向主要河流有万马河、白马河、永兴河、永定河、羊蹄江河、江底河6条,全长160余公里,河流水面面积约4300亩。

2.水库坝塘。(1全县水库坝塘465个,总蓄水1.22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2库容6028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14库容2271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06库容2685立方米坝塘344库容(含部分未在册的私人坝塘)1293立方米2全县水库坝塘正常蓄水位水面面积1.38亩,其中:中型水库3724亩;小()型2910亩;小(二)型4437;小坝塘2820亩。

3.境内金沙江水电站库区。金沙江北环东抱流经永兴、永定两乡镇,全长27公里(北边永兴乡20公里、东边永定镇7公里),总面积1.47万亩,其中:1观音岩水电站库区面积1.17万亩。2乌东德水电站库区面积0.3万亩

4.全县水域总面积全县有水域总面积2.86万亩,其中:水库面积1.1万亩;坝塘面积0.28万亩;金沙江观音岩、乌东德电站库区面积共1.47万亩详见附件一)

二、自然气候条件

(一)气候特点

全年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雨量偏少,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4.4℃,年平均温差13.4℃。多年平均日照2388.4小时,无霜期328天。多年平均降雨840毫米,丰水年1147.7毫米,枯水年550.3毫米。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6%,湿季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94%

(二)水质状况

全县水质除进入雨季丰水期后,局部因受到悬浮物、泥沙影响,透明降低外,其它时期水质都透明较好,属类水质。色度在10—100度范围内,年平均值23度。PH值在7.84—8.82范围内,平均值8.40。常年水温在9—26℃之间,年平均值17.5℃

三、水生生物资源

(一)鱼类资源

鱼类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分布在全县江河、水库和坝塘中,共有鱼类品种67种,其中:原生鱼类51个,外来鱼类16个。

(二)虾蟹资源

历史上没有虾蟹资源和养殖虾蟹的记载,现实中有少许虾蟹养殖。

(三)水生生物资源

境内水面宽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等鱼类最需要、最基础的天然多样性食物来源较为丰富。

(四)饵料资源

除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品牌饲料外,还有许多鱼类可直接或间接利用的粮食作物副产品类、青饲料类和酒糟、糠麸等其他类的原料和饲料。

(五)养殖品种

全县主要是养殖传统的白鲢鱼、花鲢鱼、草鱼、鲤鱼和鲫鱼5个品种,占总产量的90%以上。其它养殖品种还养殖有罗非鱼、江鳅、大口鲢、牛蛙等10余个品种,不到总产量的10%

四、水域环境状况

(一)外源污染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全县工业、食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工业废水、废弃物、重金属和化学污染物等来源极少,一般不会对渔业水域造成污染。

2.农业生产使用农药、化肥,利用率不高,以及生活污水未完全实现净化处理,会对渔业养殖水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二)水产养殖业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营养物污染。主要是大量残饵、渔用肥料、养殖动物排泄物和生物残骸中所含的氮磷以及悬浮物和耗氧有机物,造成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和养殖动物病害增加。

2.水产药物污染。水产养殖中使用的杀菌、杀虫等药物,部分残留养殖水体造成污染。

3.底质有机质污染。水产养殖区域底质中氮、磷、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底质中富集,部分释放到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五、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一)适宜的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为渔业养殖提供了自然保障

全年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干湿分明,雨量偏少,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4.4℃,年平均温差13.4℃。多年平均日照2388.4小时,无霜期328天。多年平均降雨840毫米,丰水年1147.7毫米,枯水年550.3毫米。干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6%,湿季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94%。全县水质除进入雨季丰水期后,局部因受到悬浮物、泥沙影响,透明降低外,其它时期水质都透明较好,属类水质。色度在10—100度范围内,年平均值23度。PH值在7.84—8.82范围内,平均值8.40。常年水温在9—26℃之间,年平均值17.5℃。全县气候特征、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适宜鱼类生长,因而养殖生产周期较短,为渔业养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生物保障

全县鱼类资源丰富,种类多,共有鱼类品种67种,丰富多样的鱼类资源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种质资源保障。境内水面宽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等鱼类最需要、最基础的天然多样性食物来源丰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鱼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生物饵料基础。

(三)良好的水域环境,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

境内河流库塘众多,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水质状况趋好,保证了池塘养殖用水,水体质量能够满足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需求。随着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河流库塘禁限养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趋稳向好的河流库塘水域环境,是全县渔业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七节  渔业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一、行政区划

全县现有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辖43镇、63个村委会(社区)、667个村民小组,有汉、彝、傣、回、傈僳等23个民族,总人口11.1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9%,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3%,是楚雄州内人口最少、国土面积较小的县。

二、社会经济状况

十三五时期,永仁县委、县政府提出全力建设中国阳光城、云南北大门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思路一极两区三争创五进位的发展举措,即:楚北经济增长极;金沙江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区、川滇合作试验示范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进位前50名、全省三农发展综合考评进位前10名、全省重点功能区综合排名保持前列、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保持前列、全州综合绩效考核排名实现进位。2019永仁县GDP增长11%49.9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6%11.57亿元,第二产业增长18.6%15.06亿元,第三产业增长8.4%23.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2%3.53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5.1%15.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97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9.3%,达36522元和11059元。

三、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2010年以来渔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全县2010年以来渔业养殖情况统计表(一)

年度

总面积(亩)

总产量(吨)

总产值(万元)

2010

6794

633

661

2011

6799

593

620

2012

9524

355

560

2013

9555

756

901

2014

8900

807

1115

2015

7569

814

1122

2016

7869

819

1215

2017

8022

865

1320

2018

8022

1022

1460

2019

8000

1090

1512

全县2010年以来水库坝塘养殖情况统计表(二)

年度

水库(亩 吨 万元)

坝塘(亩 吨 万元)

面积

产量

产值

面积

产量

产值

2010

5290

269

255

1504

340

323

2011

5290

237

225

1509

330

313

2012

6803

135

162

2105

170

204

2013

4320

244

305

5235

366

457

2014

5210

266

332

3690

325

406

2015

5780

328

393

1789

271

325

2016

5980

319

422

1889

276

346

2017

5980

298

391

2042

357

464

2018

5980

353

458

2042

565

723

2019

5980

710

887

2020

311

398

 

全县2010年以来稻田养鱼情况统计表(三)

年度

面积(亩)

产量(吨)

产值(万元)

2010

912

12

12

2011

544

11

11

2012

450

20

32

2013

1470

75

95

2014

4200

207

288

2015

4070

215

310

2016

4155

224

317

2017

4055

210

336

2018

4000

104

187

2019

4000

69

124

 

全县2010年以来水产苗种情况统计表(四)

年度

面积(亩)

产量

(万尾)

产值

(万元)

自给率(%

2010

53

371

28

30

2011

43

366

27

30

2012

43

193

34

35

2013

35

495

34

45

2014

35

720

81

55

2015

35

700

70

60

2016

35

710

129

70

2017

35

660

83

70

2018

35

565

100

68

2019

35

620

69

75

从以上2010年至2019年全县渔业经济发展统计情况看,2014年,全县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1115万元2019年,全县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500万元,达1512万元渔业在全县农村农业经济中占有的份额不大,还没有成为全县农村农业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二)养殖的主要特点

1.养殖模式单一。全县职业养殖渔民量较少,没有进行拦河养殖的历史。主要养殖模式为农民家庭个体承包库塘,库塘管理者利用水库、坝塘进行养殖,农户利用稻田进行养鱼。

2.养殖品种传统。主要养殖品种有鲤鱼、草鱼、鲢鱼、鳙鱼4种,占总量的85%以上;其次是罗非鱼、鲫鱼,占总量的10%左右;其它品种5%左右。

3.养殖主体分散。主要是当地的农民家庭利用自己的、亲戚的坝塘、或负责管理村组的坝塘为条件进行养殖,有一定水域规模的水库个体客商进行承包养殖。没有组建有养殖企业、协会和合作社等组织。

4.种苗自给率低。由于没有亲鱼池、产卵池、孵化池等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因而全县没有苗种场,只有育苗场,从四川峨眉购进水花进行育苗。曾经有育苗种场1076亩。目前,能进行作业的330亩,年供给率70%左右。

5.缺少饲料加工。全县没有饲料加工,养殖户也不用饲料机进行自配饲料,都是市场购买饲料。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内塘呈分散分布,河流、水库和坝塘水域均处于零星分散状态,未形成产业集群,难以管理和统一打造。 

2.全县水产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传统单一,以水库、坝塘养殖为主,层次低,缺乏池塘养殖、高密度养殖、健康养殖和精细化养殖模式。养殖品种以传统品种为主,缺乏高价值、高产值的新品种。

3.水产养殖用水主要是取决于水利工程蓄水量,水产养殖因受水利工程蓄水、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影响,除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外,水产养殖面积还随着蓄水量的增减而变化。

4.全县水产行业的市场主体不发达,缺乏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带动,主要以养殖户个体生产销售为主,组织化程度低。

5.全县水产养殖投资来源十分单一,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水产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受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与跨越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6.全县缺乏水产科技推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渔政执法和渔业船舶检验检测机构,专业科技人员缺乏,水产科技推广和服务不足

四、发展的条件和潜力

(一)良好的政策机遇为渔业养殖发展创造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把淡水渔业作为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之一重点建设,把水产养殖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支持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为水产养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必将为渔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丰富的水域资源为渔业养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全县拥有水库坝塘水域面积1.38万亩,适宜进行稻田养殖的面积1.2万亩,直苴中型水库等水利工程正抓紧建设大量的水库、坝塘,为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优越的水质资源为渔业养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全县水质除进入雨季丰水期后,局部因受到悬浮物、泥沙影响,透明降低外,其它时期水质都透明较好,属类水质。色度在10—100度范围内,年平均值23度。PH值在7.84—8.82范围内,平均值8.40。常年水温在9—26℃之间,年平均值17.5℃。优质的水资源和充足的光热资源条件适宜多品种鱼类养殖及各类水生生物的生长。

(四)科技进步和实用新技术的运用为渔业养殖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以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健康水产养殖场、高密度水产养殖和稻鸭鱼共生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迅猛发展,为增加水产养殖品种、提高水产品产量质量、搞活水产流通等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水产行业高效化、科学化和提质增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五)巨大的消费市场前景为渔业养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水产品一直是消费者喜欢的菜篮子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善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优质、新鲜、营养丰富水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强盛,市场前景较好。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优质、高效、安全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对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水域利用率,加大水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工厂化、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以及稻田综合种养,适度发展水库自然增殖,控制渔业环境影响,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立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渔政执法体系努力构建自然环境和谐、基础设施完备、比较效益显著、特色鲜明的现代水产养殖业格局,促进全县持续健康发展。

三、发展规划目标

依托丰富优质的水资源优势,良好的政策机遇,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养殖水域范围。健全养殖管理制度,引进和培强市场主体,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实施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大力推广运用创新科技和新技术健康养殖比重稳步推进,产品结构明显优化,产业效益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检测检验装备及设施化明显加强,监测监管手段不断提高,渔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开发明显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再上新台阶,休闲渔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至2030年,全县渔业总体规划主要目标如下详见附件4

(一)养殖总面积21710亩。其中:1.水库6890(含限养面积16002.坝塘2820亩;3.稻田种养12000亩。

(二)产品总产量2100吨。其中:1.水库产量1000 吨;2.坝塘800吨;3.稻田养鱼300吨。

(三)总产值3000万元。其中:1.水库产值1300万元;2.坝塘产值900万元;3.稻田养鱼产值500万元;4.苗种产值100万元;5.休闲渔业产值200万元。

(四)主要养殖品种苗种基本自足。

(五)休闲渔业持续稳步发展。

(六)养殖科技服务及推广体系建立健全。

(七)产品质量及渔业船舶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设施配套齐备

(八)渔政执法机构、人员及设施设备得以充实完善。

 

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

 

一、划分方法

规划的水域滩涂包括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和尚未开发适宜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滩涂及适于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规划中的水域滩涂指全县境内已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所有水域滩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云南省渔业条例》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编制大纲相关文件的通知》(云农渔〔20178号)《楚雄州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楚农通〔201752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划分。

具体划分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养殖区三个功能区域,其中:禁止养殖区范围2118957限制养殖区范围11600养殖区范围44520110亩(水库坝塘8110亩,稻田种养类12000亩)。(详见附件2

(一)禁止养殖区范围

1.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核心景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控制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河流等公共自然水域开展水产养殖。

2.禁止在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开展水产养殖。

3.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开展水产养殖。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从事水产养殖的区域。

(二)限制养殖区范围

1.资源承载力较弱,并关系到较大范围内生态安全,或环境污染、损害、破坏较严重并急需修复与恢复,不适合于进行养殖开发的水域。

2.区域为境内所属禁止养殖区水域以外的水域。在该区域从事养殖,品种结构要以滤食性鱼类为主,吃食性鱼类为辅。要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污标准。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养殖区。

(三)养殖区范围

养殖区是相对的,指除禁养区、限养区以外水域,适合水产养殖的区域。在养殖区内从事水产养殖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遵循水产健康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开展水域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影响评价,其污染防治措施和养殖废水排放应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养殖区包括:1.稻田综合种养2.塘养殖3.其它方式养殖。

二、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和保护重点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重点开发是在禁养区、限养区以外适于水产养殖的水域滩涂。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城镇规划控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进行重点保护。

 

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

 

一、禁止养殖区类型面积

按照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分办法,全县划定禁止养殖区621面积18957,占总水域面积的66.1%(详见附件2其中:

(一)州人民政府批复(楚政复〔201253号)的县城重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域范围2个、面积2207亩(尼白租水库库区、白拉口水库库区)。

(二)乡镇政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域范围3个、面积906亩。

(三)村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域范围14个、面积1069亩。

(四)境内金沙江观音岩、乌东德2库区、面积14775

(五)境内重要河流的行洪区、河道提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禁止养殖区范围。

二、禁止养殖区管理措施

(一)禁止养殖区内的渔业养殖,由本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关停,搬迁或关停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养殖渔民生产生活。在禁止养殖区,严禁存在任何水产养殖行为和设施(实施投放饲料、肥料、渔药等投入品行为和架设网箱、围栏及筑坝等养殖设施),已有的养殖行为和养殖设施必须予以停止和拆除在禁养区内设立宣传告示牌予以标注说明。

(二)对禁止养殖区内水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控制所在水域污染物实行总量减排,现有工业废水排放口应限期关闭,禁止新建排污口。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物减排。

(三)禁止养殖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从事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责令拆除或关闭。

(四)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种质资源,加强禁止养殖区内水产种质资源养护执法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库和公共河流水域,鼓励人工增殖放流,维护水域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护。

 

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

 

一、限制养殖区类型面积

按照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分办法,全县划定限制养殖区31面积1600,占总水域面积的5.6%(详见附件2),其中:

(一)县城城区备用饮用水水源地麻栗树水库库区范围1个、面积1600亩。

(二)重要工农业生产或供畜牧饮水的库塘。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限制养殖区范围。

二、限制养殖区管理措施

(一)限制养殖区内的渔业养殖,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关停。

(二)在限制养殖区,限制养殖品种和规模,禁止养殖投入品(肥料、饲料、渔药等)行为,禁止可能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的养殖、捕捞作业方式;在限养区内设立宣传告示牌予以标注说明。

 

第十二节  养殖区

 

一、养殖区类型面积

按照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分办法,全县划定养殖区3445、面积8110亩,占总水域面积的28.3%;种养稻田12000亩(按2016年总种植面积的20%计)(详见附件2),其中:

(一)水库101个、面积5290亩;

(二)坝塘344个、面积2820亩;

(三)稻田面积12000

二、养殖区管理措施

养殖区内符合规划的养殖项目,应当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养殖生产应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各养殖功能区以规划区域内池塘养殖为主。常规管理工作如下:

(一)加强养殖废水(废弃物)达标排放管理。严格监管未达标养殖废水(废弃物)排放,对造成水域环境污染者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对屡教不改者可吊销养殖许可证、终止其养殖行为。通过严格监管,实行养殖区养殖废水(废弃物)达标排放。

(二)开展无公害健康养殖。从事渔业养殖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做好生产记录,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饲料和药品必须符合无公害养殖标准,严禁施用对人体有害的鱼药和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三)加强环境监控。定期监测水质、底质,根据环境的评估结果,调节养殖规模,实现养殖的动态控制。

(四)安全监管。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贯彻安全生产法规,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加强渔政执法,查处无证养殖,对非法侵占养殖水域及滩涂行为进行处理,规范开发利用秩序。

(五)制度保障。完善养殖水域使用审批制度,健全使用权的招、拍、挂等交易制度,推进养殖水域及滩涂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规范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十三节  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依法治渔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水产业管理人员、水产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努力提高运用法律法规解决水产业生产经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全体水产从业人员及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和守法的法治意识,扎实推进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公正执法,切实推进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十四节  落实养殖证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进一步加强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实施的组织和领导,认真落实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完善渔业管理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科学利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生产,鼓励发展优质、健康、环保水产品,保护水产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十五节  加强养殖水域管理,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切实加强水产水域管理,尤其要加强水库、河流重要水产养殖用水水源的保护,防止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工农业生产废水、生活废水污染;对养殖的库塘实行达标整治,改善水环境,开展健康养殖,发展绿色环保产品;按照市场求,加快养殖结构调整,实行合理布局,各有侧重的原则,加快养殖品种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区域化格局,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实现养殖品种良种化、产品优质化。同时,实施放养密度、投饵、施药控制,合理密养、科学投饵,正确施药,保护好水环境,确保水产养殖健康持续发展。

 

第十六节  围绕五化建设,着力提升渔业发展水平

 

紧紧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良种化、工厂化、信息化、生态化、品牌化要求,不断提升水产养殖发展层次。一是加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力度,努力提高主要苗种的保障能力,逐步使主要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大高效设施养殖建设力度,特别要加大高密度循环水等工厂化养殖发展力度,实现集约化生产,解决发展空间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三是努力提高水产信息化水平,发展水产电子商务平台;四是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推广池塘工业化养殖技术;五是大力实施品牌建设,围绕主导产品,逐步创建品牌,提升水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占有率。

 

第十七节  加强服务引导,积极推体制机制创新

 

积极探索水产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完善水面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成立水产新型经营组织,大力发展健康渔场、家庭渔场、水产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水产经营主体,增强水产发展活力。加强水产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水产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供新服务,开发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水产养殖的生存和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推进水产养殖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建立健全水产产业保险体系,稳定水产养殖发展,保护水产养殖户利益。

 

第十八节  建立健全检测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进一步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加快建立健全水产品检测机构、监管机构、执法机构,抓紧加快建立健全水产病害测报体系、渔业环境监测体系、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有机构、有专业技术人员、有业务经费、有开展工作的基本设施设备,能够正常有效地开展日常检测、监管和执法工作,推动实现标准化生产,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水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十九节  多渠道加大投入,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抓住淡水渔业被列入高原特色农业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及项目资金投入,加快水产养殖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有实力、有品牌的龙头企业进入参与开发建设,大力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水产养殖,特别是投入进行工厂化养殖、高密度精养殖,推动产业发展上新台阶。三是要积极动员支持有一定规模、养殖技术和销售市场的养殖户,不断创造条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积极开拓新市场,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四是要争取通过建立本级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引导水产养殖生产结构调整,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扎实推动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十节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发展新跨越

 

应用渔业养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按照以消费带动生产的思路,适应现代生活的新需求,提供新服务,开发养殖新产品,推进水产养殖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坚持分类指导、各有侧重,推动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向专、精、特、新、强方向发展,构建优势产业区和特色产业区,将发展特色水产业与无公害基地、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与产业化经营、休闲观光结合起来,与现代化渔业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拓展渔业产业功能,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加快新型特色渔业发展,推动渔业产业新跨越,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章   

 

第二十一节  实施过程注意事项

 

一、在规划执行中,如涉及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的,按变化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办理

二、在规划执行中,如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保建设规划变化的,按变化后的规定办理

三、在规划执行中,如涉及饮用水源地、备用水源地发生变化的,按变化的情况办理

 

第二十二节  水域滩涂界定

 

水域是指用于水产养殖的全民或集体所有的池塘、坝塘、水库、湖泊、江河、临时养殖区和设施渔业等区域。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

 

第二十三节  附件

 

附件1:永仁县现有水域面积及功能区划分统计表(表一)

附件2:永仁县水域滩涂规划三区明细表(表二)

附件3:永仁县库塘库区水域情况表(表三)

附件4永仁县2020—2030年渔业养殖规划主要指标表(表四)

附件5永仁县乡镇2020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规划表(表五)

附件6永仁县乡镇2025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规划表(表六)

附件7永仁县乡镇2030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规划表(表七)

 (此件公开发布)

  政策解读: 解读《永仁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0-2030年)》



附件1:永仁县现有水域面积及功能区划分统计表(表一).xls  93K附件2:永仁县水域滩涂规划“三区”明细表(表二).xlsx  43K附件3:永仁县水库坝塘电站库区情况表(表三).xls  13K附件5:永仁县各乡镇2020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规划表(表五).xlsx  10K附件4:永仁县2020--2030年渔业养殖规划主要指标表(表四).xlsx  10K附件6:永仁县各乡镇2025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规划表(表六).xlsx  10K附件7:永仁县各乡镇2030年养殖面积产量产值规划表(表七).xlsx  10K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