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永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仁县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1153232701517648x4-/2021-0604002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发文日期:2021年05月27日 主题词: 文  号:永政办通〔2021〕22号 成文日期:2021年05月26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相关部门:

《永仁县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永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5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永仁县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

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函〔2021〕5号)及《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楚政办函〔2021〕18号)精神,进一步巩固我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成果,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管控、激励引导,分类施策、稳妥处置,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永仁贡献。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耕地保护。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夯实各级政府在耕地保护中的主体责任,多措并举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力度,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加强国土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种植粮食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落实机制,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先补后占”的占补平衡要求;严格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确实因国家和省州重大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报批。(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建设要求,优先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及其他种粮耕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强提质改造,提高耕地质量,确保2021年建设高标准农田 1.09万亩,到“十四五”末,全县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 10万亩以上,占永久基本农田的 65 %以上。认真落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改善农田管理和耕作措施,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轻简、高效、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每年全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以上。进一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完善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点,在全县建立2个耕地质量长期定点监测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十四五”末,全县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各乡镇要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相关制度,严格落实管护责任。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种植养殖设施,不得违规将粮食生产功能区纳入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不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根据国家、省、州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情况“回头看”,对耕地性质发生改变、不符合划定标准的予以剔除并及时补划,确保数量划足、质量划优,确保全县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不少于10万亩。引导作物一年两熟以上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至少生产一季粮食,种植非粮作物的要在一季后能够恢复粮食生产。(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要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永久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全县稻谷、麦类、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左右。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油料、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要有计划地指导生产者逐步调减非优势产区非食用农产品生产,对市场明显过剩的非食用农产品,要加以引导,防止无序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对已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占用耕地发展林果、蔬菜、中药材等非粮作物的要加大政策引导,分类妥善处置,不搞“一刀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县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稻渔、稻虾、稻蟹等综合立体种养,应当以不破坏永久基本农田为前提,沟坑占比要符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挖塘养鱼等的处罚措施。(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草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强化工商资本租赁耕地监管。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从事良种繁育、粮食加工流通和粮食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等。落实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用电、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培育从事粮食专业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在示范认定、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要严防工商资本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进入农村无序发展“非粮化”生产,各乡镇要抓紧建立健全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制度,强化租赁农地监测监管,对工商资本违反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予以纠正,并立即停止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强化科技增粮措施。要聚焦稻谷、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推广,抓实“良种”推广,建立分区域、分作物、分层次的良种区试、良种示范、良种推广基地,依靠良种推广,提高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要抓实“良法”配套,围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工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推广科技增粮措施,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推广精细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杂交稻旱作、稻渔综合种养等关键技术。加强粮食种植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建设,每年全县实施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1.8万亩以上,推广农民田间学校、高素质农民学校模式,在春耕备耕、中耕管理、秋收秋播、防灾减灾等关键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蹲点,面对面开展帮扶指导,搞好技术培训,加强对作物播种、育苗、移栽、施肥、防病虫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加强粮食加工、储藏技术创新,提高粮食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改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发展改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八)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加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地块。要坚决遏制住耕地“非粮化”增量,同时对存量问题摸清情况,从实际出发,分类稳妥处置,不搞“一刀切”。优化考核指标,将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提高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考核指标权重。(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九)稳定和完善种粮补贴政策。重点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粮食生产优惠扶持政策,稳定种粮基本收益,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县乡财政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地方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将县内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优先用于农田建设再投入和债券偿还、贴息等。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从事粮食生产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的信贷投放。探索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力争种植业投保面积达8万亩以上,三大主粮作物投保面积达7万亩以上。积极开展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着力解决水稻机插、玉米籽粒机收等瓶颈问题,加快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积极鼓励引导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整合绿色综合防控、农机农艺和种养结合,通过规模形成景观,带动二产加工和三产观光,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收益。支持建设粮食产后烘干、加工设施,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粮食经营效益。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14万亩左右、产量6.47万吨以上。(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加强耕地种粮情况监管。按照国家、省和州部署,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定期不定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等耕地种粮情况进行监测,建立耕地“非粮化”情况通报机制。各乡镇要对本区域耕地种粮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定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及时更新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坚决扛起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主体责任。各乡镇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抓紧制定具体措施,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稳妥有序抓好贯彻落实。各乡镇于2021年5月28日前向县政府报告贯彻落实情况,同时抄送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

(二)强化责任落实。要层层压实责任,各乡镇政府对防止耕地“非粮化”负总责,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负监管责任,其他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共同抓好落实,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严格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并强化结果运用,对落实不力的乡镇进行通报约谈,并与有关支持政策和资金相衔接。

(三)全面摸底排查。各乡镇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组织对辖区内耕地“非粮化”和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将排查工作落实到村组到田块,不留空隙、不留死角。对排查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目标,分类施策,有序化解存量、坚决防止增量。各乡镇于2021年6月20日前将排查工作情况向县政府报告,同时抄送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要切实做好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宣传,进一步营造保护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加强典型宣传推介,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引导种粮主体和农户积极发展粮食生产。

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年12月15日前要将年度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情况报县政府,并抄送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

政策解读:《永仁县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