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中和镇直苴村,空气中满是烤烟的清香。在标准化的烟叶烘烤房旁,村民们围坐在一起,麻利地将鲜烟叶分类、编杆,等待送入烤房烘烤。分拣区里,大家则细致地把烤好的烟叶按等级分类、打包。这些忙碌场景,正是直苴村依托烤烟种植大户带动“家门口就业”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直苴村以土地向规模化集中管理为抓手,精准规划直苴河两岸780亩土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将250余户群众的零散土地集中流转、归纳成片,37户烤烟种植大户通过公平抓阄的方式确定种植地块,既保障了群众的土地收益,又打造了烤烟种植核心区。烤烟面积的连片扩大,全流程的生产和管理催生大量用工岗位,为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的薪酬来源,实现“双重增收”。
过去,村里的群众外出务工常愁“离家远、顾不上家”,随着村里部分群众带头发展烤烟产业,从烟叶栽种时翻土、移栽,到烟叶成熟后摘叶、编烟,再到烤后烟叶分拣、打包,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少劳动力。
据统计,从4月份烤烟移栽至今,37户大户累计用工达3200余人次,除群众之间自发换工外,聘用本村劳动力支付用工费用近26.5万元,这笔钱实实在在流进了务工村民的口袋。
村民汪建梅笑着说:“以前总羡慕外面打工的,现在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作坊点’务工,在家门口编编烟、分分类,一天能挣百十来块,家里的事也顾得上,比什么都踏实。”
据了解,2025年中和镇烤烟种植面积15亩以上的大户151户,预计带动就地就近就业9500余人次。烤烟产业不仅让直苴村的土地“生金”,更用“家门口的岗位”串起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的纽带,成了村里稳增收、促就业的“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