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中北的群山环抱间,永仁县以“阳光永仁·自在宜居”的品牌定位,将乡村旅居视为激活乡村振兴的“钥匙”。这里不仅是“中国阳光城”,更成为都市人“择一隅栖居,觅一处静心”的田园梦想之地。在“一体两带三区多点”的文旅发展布局中,羊旧乍、外普拉、龙潭等村落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联起全域旅游的崭新图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到永仁旅居康养的人数突破3.7万人。

羊旧乍村:田园创业梦的诗意栖居
“在阳光里揉泥,在星空下开窑”——杨涛、曾鑫夫妇在羊旧乍村写下的创业日志,道出了从旅居者向创业者的蜕变历程。这对曾在城市从事设计工作的夫妻,用废弃青砖、旧陶罐砌筑起“阿格里”柴烧陶窑,首窑便烧制出82件作品。目前羊旧乍小村,通过新村民与本土资源的双向赋能,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运营机制盘活闲置房屋及村集体资产,村民以房屋使用权入股村合作社,建设餐饮美食、民宿、文创空间、商店等,通过获得保底租金与利润分红,让盘活之路走得更稳。村民全程参与项目监督,形成“旅居者舒心、原住民安心”的共赢格局。

龙潭村:泉润田园的生态旅居样本
清晨的薄雾中,小黑龙泉眼涌出的70m³/h恒温弱碱性泉水,在青石板铺就的水道里泛起粼粼波光。龙潭村依托这份自然馈赠,以“泉”为笔绘就生态画卷。目前,以村民参与、乡村CEO培育和与外部主体合作的建设运营机制,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建设高端精品民宿、游泳池、趣味沙滩、共享厨房、花园餐厅、酒吧、会客厅、咖啡屋、面包烘焙坊等业态,形成“民宿+餐饮+农事体验”的集群效应,以业态融合让龙潭村的旅居消费从“半日游”向“一日游”“多日住”延伸,也让村民的钱袋子真正鼓了起来。

外普拉村:千年古村落的旅居新生
青石板路蜿蜒穿过百年土基房,31间改造一新的民宿客房错落有致,76个床位静待旅人歇脚——这是外普拉村如今的待客图景。曾经的“空心村”,在现在以“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理念下逐步重获生机,目前游客接待中心、餐厅、咖啡厅、茶吧、特色文创店、特色餐饮小院、特色旅居民宿等,正紧锣密鼓建设中。不久后的外普拉,既有“推窗见山、出门遇泉”的田园诗意,又有无线网络全覆盖、停车场规范化的现代便利,真正实现了“留住乡愁”与“旅居舒适”的完美平衡。

示范村落的实践,正让永仁乡村旅居从“点上开花”迈向“全域结果”。2025年,到永仁旅居康养的人数突破3.7万人,春节假期,1.7万名游客选择在此旅居过年,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10%。数据背后是“文化赋能、生态优先、创业带动”的永仁经验在持续发酵——外普拉的千年彝绣与柴烧陶艺碰撞出文创火花,龙潭村的泉水经济串联起生态产业链,羊旧乍的闲置农房转化为创业孵化器。未来,“阳光永仁”的品牌光芒将照亮更多田园。炊烟升起处,新村民与老村落共绘田园诗。这里不仅是旅居者的栖居地,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云南大地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