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永仁动态

楚报连发4条时评!看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助企纾困促发展

日期:2023年05月06日   作者:   来源:楚雄发布    点击:[]

为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永仁县广泛深入调研,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强化专班推动、主动靠前服务,建设“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探索走出了一条助企纾困促发展的新路子。

近日,楚雄日报连发四篇时评,为永仁县“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助企纾困促发展的创新做法点赞。

政企连心的“双向奔赴”—— 看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助企纾困促发展(一)

当威楚大地还在传颂永仁千余名党员干部“压花”的故事时,永仁又在演绎一段“幸福里”的佳话。

永仁县地处云南北部,是出滇入川要塞、云南“北大门”,全县国土面积2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2万,是人口与地域小县。

但小县不“小”,全县有中小企业2719家。其中,种植企业1468家。全县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53.6万亩,农民人均7.8亩。

用工难,是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在常住人口不足10万人的永仁县,用工难尤其突出。“随着果品企业落地和大果园投产,‘用工荒’问题凸显,仅哲林芒果、光筑蓝莓两家农业龙头种植企业,高峰期每天用工缺口2000多人。”这是去年10月,永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

听在耳里,记在心上,马上行动。2022年11月,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永仁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建设“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强化专班推动、主动靠前服务,解决企业用工难,探索走出一条助企纾困促发展的新路子。

位于莲池乡查利么村的“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是其中一个点,查利么村距县城7公里,驱车前往20分钟左右就到。查利么村“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常务副站长张绍聪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查利么小学,校点撤并后闲置着,政府通过整合资源,将闲置校舍改造提升为‘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能容纳400名产业工人,现在有270人。”

这个点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吗?永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尹加祥介绍,除查利么村外,县里还根据产业分布和用工情况,合理规划布局,将永定镇政府老办公楼、猛虎乡原敬老院等闲置资源,改造为“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

“目前,其它3个能容纳1600人以上的‘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正在建设。全部建成后,将解决全县2000名产业工人生活难题,也将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尹加祥如是说。

这样的快速响应,在永仁已成“常规操作”。去年,千余名党员干部送服务进企业,送温暖入人心,深入哲林芒果种植基地“压花”,为企业挽回了上千万元的损失。“永仁县:企业家说来这里投资是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入选2022年云南省第一批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先进典型事例。

一流的营商环境,必将换来政企连心的“双向奔赴”。高效的纾困解难,激发活力动力,也让企业省了不少心。

在查利么“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不远处,是1800亩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眼下,产业园的蓝莓开始采摘,用工量大。负责人李春说:“我们随时与‘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对接,不论是采果,还是田间的其他劳务工作,工人随时可以上工,用工非常方便,也节约了用工成本。”

“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提供的用工“大礼包”,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李春告诉记者:“永仁不仅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而且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到这里投资兴业有信心,也很放心,我们在永定镇和猛虎乡扩建的2000亩蓝莓种植基地正在建设中。”

在永仁,生产的活力,市场的暖意,在惠企纾困之下彰显。尹加祥说:“永仁建立‘一人一企’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做到‘一企一策’、快速响应,为企业提供‘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变‘企业找人’为‘社区送工’,以产业配套协作思维当好‘服务员’,有效助企纾困促发展。”

政府助力,企业发力,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双赢。“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预计每年可提供20万人次用工量,为县国投公司增加4000万元现金流、劳务服务管理费400余万元。(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丽 丁忠泽 通讯员 张桂伟摄影报道)

【楚报时评】 难题怎么“解”

当哲林芒果种植基地遭遇雪灾时,千余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齐心协力“压花”的场景撼人心魄;当企业碰到集中用工难题时,“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应运而生;当企业面临用工成本压力时,“一人一企”的用工服务专员就在身边围绕……

永仁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企业呼声和期盼,主动担当作为,拿出真招实招,用心用情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难怪企业家说:“来永仁县投资兴业,是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企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源动力。永仁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站在企业家的立场思考问题,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解决问题,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同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举措,设身处地为企业发展谋路径、想办法,交出了一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答卷。

服务企业无止境,企业满意无终点。我们要把真情服务企业的信念与行动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把企业急难愁盼装在心里,俯下身、沉下心,扎根企业去发现问题、真心实意解决难题。真正在企业发展每一个有需要的节点,送上最精准精细、最温暖贴心的服务,主动当好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服务员”。(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发坤)

“幸福里”实现幸福务工——看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助企纾困促发展(二)

伴随晨曦第一缕阳光,位于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幸福里”社区的工人们又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上午6时30分,来自维的乡的鲁村村民殷波就准时起床、洗漱,早餐后,他就和工友们一起,按分工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十多分钟后,殷波和工友们到了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第一批工人,殷波因肯学肯干,被提拔为采果队队长。在产业园内,殷波一边检查蓝莓生长情况,一边为工友们讲解蓝莓采摘注意事项。随后,大家熟练地戴上指套开始采果。

采果间隙,殷波告诉记者:“以前我外出打工,漂泊不定,无法照顾家人,收入也不稳定。去年底返回家乡,通过‘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介绍来到蓝莓基地务工,每月收入有5000多元,在这里工作心里很踏实,很幸福。”

殷波所说的“幸福”,是入住“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工人们的真实感受。

对于工人们来说,幸福就是就业稳定、收入增加、生活改善,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在“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都变成了现实。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站长罗云自信地说:“入住‘幸福里’的产业工人,只要踏实肯干,都可以找到工作,过上幸福生活。”

罗云的自信源自永仁在惠企纾困中的创新做法。永仁县通过促进扩面升级,把工业流水线的生产理念植入林果业的压花、疏果、套袋、采摘等生产环节,推动查利么“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模式向周边地区复制推广,形成“单个果园——企业基地——多个区域”的交替叠加循环用工链条,推动务工就业由一个果园的用工小循环向跨区域的劳务大循环提升,做大特色农业就业“蓄水池”。

稳就业的背后,是政府提供“小管家”贴心服务的生动诠释。在“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内,设有员工宿舍,配套食堂、洗浴等设施。宿舍内,配有床单被褥、热水器、毛巾、洗脸盆等生活用品。罗云告诉记者:“入住这里的工人只需带自己的换洗衣服,食宿免费,上下班有车接送,统一购买工伤保险,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打工挣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食宿问题解决了,收入怎么样?永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尹加祥介绍,通过“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实现就业的大部分务工人员月工资达到4500元,部分晚间加班的可达5000多元。

“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抓住企业后勤服务保障的难点,提供“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的贴心服务,让入住“幸福里”的工人实现了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稳定的用工、贴心的服务、可观的劳务收入,随着工友们的口耳相传,吸引了周边县市、州外省内以及四川攀枝花市的许多工人慕名前来。大姚县湾碧乡茨拉村委会三家村村民王明英和丈夫朱明新入住“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一个多月了,王明英说:“在这里管吃住、管找工作,工资有保障,每天下工还可以冲个热水澡,比家里的条件还好。”

“招到人”只是第一步,“留住人”才是关键。永仁县聚焦农业龙头企业脉冲式用工特点,发展以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务工人员后勤服务为运营方向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联通企业用工与农民就业精准对接的桥梁,着力将“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打造成永仁乡村振兴新引擎。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产业工人的幸福生活,从“幸福里”出发……(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丽 丁忠泽)

【楚报时评】作风怎么“实”

在永仁县,“小县要有大作为,小县要有大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持续开展。如何取得大作为,怎样实现大发展?真正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无疑还是“办实事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做虚功”这条。永仁县“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谋划建设,就是当地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办实事  求实效的具体体现。作风怎么“实”?首先是谋事“实”。永仁县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调研中了解到“企业用工难问题突出”这一情况后,马上行动,通过组织深入调研、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专班推动、靠前服务,永仁县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服务站(“幸福里”社区)应运而生。作风怎么“实”?关键是干事“实”。从务工群众的吃、住、行到务工岗位再到工资等“小事”,都是党委、政府关心的“大事”;从群众自身权益的保障维护、劳动技能素质的提升,到社区内部的管理和安全等,相关职能部门事无巨细把这些工作当作分内之事,真正将“幸福里”社区建成务工群众的“家园”和“港湾”。

抢抓“天时”,创造“地利”,凝聚“人和”。永仁县通过“实”的作风办实事,守护群众幸福,纾解企业困难,护航产业发展,最终激活发展“一池春水”。(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爱萍)

厚植营商“沃土”激活发展“春水”——看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助企纾困促发展(三)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公权力途径,申请仲裁或是向法院起诉,切莫冲动,意气用事。”

“要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用劳动托起中国梦。”

……

乡村夜晚的寂静被一阵阵掌声打破,这是3月29日晚,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举行“新农民大讲堂”的一幕。当晚,永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队长杨国梁来到社区宣讲劳动者权益保障知识。

“新农民大讲堂”讲些什么?在“幸福里”社区的活动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张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工伤维权知识、妇女权益保护等各类知识应有尽有。课程表上,授课时间、授课单位、授课人一览无余。

“‘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是因产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培训力度,厚植乡村人才振兴沃土,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和素质,要让产业的‘幸福’成就家的‘幸福’,用家的‘幸福’呵护人的‘幸福’。” 永仁县乡村振兴局局长起佳宏说。

晚上9时许,“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站长办公室灯火通明,站长罗云还在忙碌着。2018年,罗云组建了劳务公司,向上海、浙江等沿海城市输送永仁的务工人员。近年来,随着永仁县产业不断发展,罗云开始把外出的务工人员动员回来。他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建设家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罗云的愿望美好而质朴。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如何让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考验着地方党委、政府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力度和温度。

在永仁县公安局莲池派出所的办公室里,所长李正彬正通过“一标三实”系统,查看每天入住“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人员登记情况。自“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成立以来,莲池派出所民警除了每天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外,还要在社区周边巡逻,指导社区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开展反诈骗等法治宣传。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主动服务”,这是永仁公安为“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交出的“答卷”。永仁公安积极探索警企协作新模式,发挥社区警务优势,实现了治安管理从“管百人”到“管一个点”的转变。李正彬说:“由社区民警担任‘平安顾问’,点对点为社区提供警务服务。”

总投资5亿元的永仁县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从签约伊始就展现出倍道而进的“永仁速度”。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李春说:“2022年4月签约,6月动工,7月开始种植第一批蓝莓,半年时间正式投产。12月24日,我们品尝到了第一颗蓝莓,这不仅是一颗被永仁的阳光雨露滋养的蓝莓,更是一颗被永仁县广大干部用真心浇灌、用真情培育的蓝莓。”

未来如何发展,李春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要扩大规模,打造全产业链,建设优质蓝莓产区,争取实现1万亩的蓝莓种植面积,产值预计在10亿元以上。”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从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成立创业园、搭建创业平台,到回应返乡创业人员具体诉求,出台各类支持政策;从在项目落地、资金筹措、精细服务、解决用工等,到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

永仁县抢抓“天时”,创造“地利”,凝聚“人和”,在营商环境“优”上发力,让营商环境充盈“幸福温度”,让企业和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忠泽 赵文丽)

【楚报时评】环境怎么“优”

近来,永仁县建设“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创新之举,深得农业企业肯定、务工群众好评、社会各界点赞!“幸福里”社区的建设,既解决了企业用工荒问题又让务工群众能舒心地在企业打工。

就县域而言,说到优化营商环境,大家更多考虑的是企业,而往往忽视了在企业务工的群众。殊不知,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务工群众幸福上班、安心工作了,企业也就不用为招工难、用工难发愁,进而专注抓生产、专心谋发展。

永仁的不凡之处,就在于充分调研之后,以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来统筹谋划和解决问题,“幸福里”社区的建设就是一题两解,同时满足两种需求的“应时新果”,既增强了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又增进了务工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持续复杂的工作。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的建设也并非一天就建成、几天就建好,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她的出现犹如我州乡村振兴热潮中一株破土的新芽,昂扬向上,生机勃发,给予着我们调查研究摸准实情,统筹兼顾谋划工作,精准对接需求、精准匹配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合力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等启示。(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符文华)

产业兴旺托起“稳稳的幸福”——看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助企纾困促发展(四)

四月的永仁,阳光灿烂,瓜果飘香。在永定镇云龙村的哲林芒果种植基地,4万亩芒果树长势喜人,上百万株芒果树花开正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郁郁葱葱的芒果林间,基地负责人冯通告诉记者,多年来,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永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一流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成立后,极大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企业每年支付工人工资达2558万元,土地流转费达1200余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哲林芒果基地的带动下,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10.7万亩。今年,有7.5万亩芒果树挂果,预计产值达3.15亿元。

车子沿着平坦的水泥路盘旋而上,穿过4万亩芒果林后,就到了旺悦莓农业有限公司麦拉蓝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坡上,白色的钢架大棚覆盖了好几个山洼。走近一看,工人们有的在打通杆、有的安装T杆、有的装营养土,有的把装满营养土的蓝莓盆摆放整齐。

麦拉蓝莓种植基地负责人李永芳正在协调工作。“种植区工人不够,要从安装区调10人过来。”李永芳说,“企业需要多少工人,我们就从‘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对接联系多少工人来。企业发展好了,工人的收入才会高,日子才会更好。”

来自莲池乡大莲池村的温明元正在忙着拉膜、打桩、摆盆,他告诉记者:“我以前在钢铁厂打工,工作很辛苦,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工作之余还能回家看看,‘幸福里’社区还管吃住,舒心得很。”

2022年,永仁县引进光筑农业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如今,蓝莓基地在莲池乡查利么村的1800亩一期工程已经实现年产值3亿元。得益于用工问题的解决,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目前二期5000亩数字蓝莓项目正加快实施。

“发展乡村产业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产业发展起来了,像温明元一样由“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招募的工人在家门口实现舒心就业。

眼下,位于永定镇麦拉村委会老房子村的2300亩沃柑迎来丰收,一个个金黄饱满的沃柑挂满枝头,乡野田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果农往来穿梭,忙着采摘、搬运、装箱打包沃柑,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2017年到永仁发展种植沃柑,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用工等方面给我们提供大力帮助。”基地负责人赵琳告诉记者,“今年沃柑全部进入盛果期,预计产量4000吨、产值超亿元。”

麦拉村党总支副书记起永吉告诉记者:“我们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种植沃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群众每年仅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就达800多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春有樱桃、沃柑、蓝莓,夏有葡萄、蜜枣,秋有石榴、芒果,冬有草莓、柑橘……漫步在永仁的乡野田间,灿烂的阳光下,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诱人的“甜蜜”气息。

产业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近年来,永仁县围绕“阳光生态花果园”的发展定位,以好作风为产业发展护航,通过产业赋能,为乡村振兴添活力。截至2022年底,全县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53.6万亩,产值12亿元。

深耕沃野,逐梦前行。色彩日渐丰富的田野,绘就了产业发展新蓝图,托起农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波澜壮阔中次第展开……(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丽 丁忠泽)

【楚报时评】 群众怎么“暖”

一片片田园、一个个果园、一座座农场,在广袤的农村,做一个幸福的打工者,实现产业在村口、就业在家门、农民变工人,这一梦想在永仁“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就可实现。

农民意愿是否得到体现,农民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永仁县把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尊重民意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只有靠农民来建设,产业才能兴旺。

没有一技之长,难免被淘汰“出局”,从农民工成长为新型产业工人,技能是开启农民职业发展通道的一把“金钥匙”。永仁积极引导农民接受工业化洗礼,“靶向”教学,加强实操性,把“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让农民走出农门学技术,走进工厂当工人,为广大农民开启产业工人转型之路。

农民工告别家人和土地,承受思念家人、情感无所寄托之苦,幸福感势必会削弱,永仁县以打造“阳光生态花果园”为主导,加强对农民的人文关怀,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就业“蓄水池”作用越发凸显,农民成为“顾家、务农、打工”三不误的快乐幸福产业工人。

实践充分证明,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就能充分涌流。让农民看到劳有所得、干有所值的希望,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为企业乃至全社会储蓄未来。

上一条:彭鉴深入部分乡镇及部门进行随机调研

下一条:吴亚峰现场调研永仁县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