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永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永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29号代表议案办理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701517648x4-/2022-0104014 公文目录:人大代表建议 发文日期:2021年12月30日 主题词: 文  号: 成文日期:

永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永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29号代表议案办理的答复

尊敬的起艳梅等11位代表:

你们在永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聚焦教育突出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更上新台阶》的议案已收悉,由永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议案委员会转交县教育体育局办理。县教育体育局接到议案后非常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了由领导班子和相关股室长参加的议案办理工作会议。会上,县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罗雪芹同志认真主持研究部署了议案办理工作。现将具体事项答复如下:

一年来,县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永仁教育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4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0所、县直属幼儿园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3所;县直属小学2所、乡镇小学24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全县在校学生13017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9070人(初中2990人,小学6080人),普通高中学生1084人,在园幼儿2688人,职业教育在校生175人。公办在职在编教职工1021人,其中专业技术教师958人,后勤工人63人。

十三五期间,永仁教育持续下滑。高中教育长期在低位徘徊:2017年一本入口生源目标数6人,实际完成7人,一本完成率达116%,完成率排名未统计,一本上线率达2.01%,上线率州排名15名,二本上线134人(生源目标179人),本科完成率达72.86%;2018年一本入口生源目标数6人,实际完成12人(其中:文化上线12人,特长生双上线1人,但学生未选择就读一本),一本完成率达200%,完成率排名未统计,一本上线率达4.04%,上线率州排名13名,二本上线182人(生源目标238人),本科完成率达76.47%;2019年一本入口生源目标数6人,实际完成15人(其中:文化上线9人、特长生录取6人),一本完成率达250%,完成率排名未统计,一本上线率达5.24%,上线率州排名13名,二本上线140人(生源目标167人),本科完成率达83.83%;2020年一本入口生源目标数5人,实际完成8人(其中:文化上线2人、特长生录取6人),一本完成率达160%,完成率排名未统计,一本上线率达2.52%,上线率州排名17名,二本上线108人(生源目标152人),本科完成率达71.1%;2021年一本入口生源目标数为1人,实际完成8人(其中:文化上线4人、特长生录取4人),一本完成率达800%,完成率排名未统计,一本上线率2.43%,上线率州排名未统计。二本上线125人(生源目标134人),本科完成率达93.28%,与上一年度相比提升22.18个百分点。

人民群众对永仁教育越来越不满意,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都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孩子送到昆明、楚雄、大姚或者其他地方去上学,以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提升永仁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为提升永仁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破解“永仁人办不好永仁教育”的困境,新一届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急所盼,县十四次党代会、十九届政府全会坚定了“永仁人一定要办好永仁教育”的信心决心。要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大胆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激发高中教师工作活力。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外聘高初中校长及优秀管理团队、名师团队到永仁县的初中高中任教,实现全面加强永仁一中管理的目标。加大学生救助和奖励力度,开办宏志班,提升山区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大学梦,切实解决永仁人办不好永仁教育问题。

(一)加大高中教育改革力度,迅速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加快提升高中教育改革力度,下大力气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1.全面加强学校管理。一是面向全国引进名校长优秀管理团队,引进名校长1名、副校长2名,特别薄弱的高中英语教师1名、数学教师1名充实到永仁一中高中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激发永仁一中内部活力,推动永仁一中的全面改革,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迅速扭转高中教育严重下滑趋势。目前,已成功引进福建省永安市朱卫星等名校长、副校长、名教师支持帮扶永仁教育的发展。二是在外工作永仁籍优秀教师调回一批;三是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中紧缺人才引进一批;四是全县中小学范围内公开选调一批,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壮大我县的优秀教师力量,全面提升永仁一中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下大力气留住优质生源。进一步修改完善中考优秀学生奖励制度和高考优秀学生奖励制度。整合招商银行奖学金和凤凰助学金,把中考成绩前120名并留在永仁一中就读高中的学生进行奖励,高考成绩文、理科前20名的学生进行奖励。从8月23日高一新生报到情况看,中考成绩前120名留在永仁一中就读高中的学生有40多名。

3.进行绩效奖励激发教师活力。修改完善《永仁县综合绩效考评高中教学质量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对永仁一中高中教学质量严格奖惩,对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重奖,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的教师将进行重罚,形成正确的导向,激励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开办宏志班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留住更多优秀毕业生在永仁就读,积极学习福建省永安市的先进办学经验,在永仁一中、民族中学、莲池中学开办宏志班。主要招收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和城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通过采取免书费、免学费,发放奖学金,小班化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方式,配备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任教,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讲纪律、特别会学习”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 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进入双一流大学学习。

5.设立云南财经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抢抓云南财经大学下派干部到永仁挂职的机遇,积极申报永仁一中作为云南财经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目前,云南财经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已经完成挂牌仪式。

(二) 加快推进 “县管校聘”改革,努力激发教师活力

1.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大力推行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规范教师综合考核量化评分,严格程序,通过“校内直聘、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县级统筹”等方法步骤,实现“能者留、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切实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从而激发教师发展活力,破解县域内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困境,解决县域内中小学教师资源结构性短缺矛盾,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推进教育公平。

2.紧盯质量提升,时刻把教育教学常规落实在行动上。形成县教体局党组会、班子会定期听取研究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机制,建立班子、股室长、股员挂点联系学校抓教学制度,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实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班子精力到位、股室力量到位、协同力量到位,形成班子带头,教科室为主,各股室齐抓教育教学的良好局面。落实好“县长听课、局长听课、股长听课、校长听课、组长听课”的“五长听课”制度,广泛开展走进课堂、推门听课活动。建立教学常规管理督查通报制度,挂点联系学校的班子、股室长(员)定期督查教学常规管理,定期通报、久久为功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3.积极探索高初中一体化办学,初中学校集团化办学新途径。依托引进的福建校长管理团队,实施高中初中一体化办学,成立初中教育联合体,整合3所普通初中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互派、学生互培”模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流动,以短期交流、培训、挂职等方式对成员学校的校级领导、中层管理干部和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交流、互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现有教师资源优化整合,发挥教师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在学校管理、办公室、教务、总务、教研、德育、安全等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整、成熟、稳定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模式,在集团成员学校之间共享,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同时,集团内学校实行师生互培,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会,让教师们获得最新的前沿信息,更新知识结构,开阔教师视野;通过开展教学竞赛、联测联考、专题教学研究、教师才艺大舞台、联谊活动、教师沙龙、专业工作坊等,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建强教科室,发挥教科室主力军作用。将教科室编制内人员回归到教科室,把听课、评课,开展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常规教研活动作为教学研究的常规工作来抓。组织教科室通过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促进科室内人员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知识理念,保证知识库的充足、新鲜,以满足新课程要求,拓宽教学领域,适应新理念下的“教”与“学”的转变。根据全县各学段、学科特点制定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把教研工作细化到学科,切实发挥优秀学科教师、名师工作室的教学教研作用,提高学科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每学期将学科教研计划制定、复习资料的编撰,各学段期中、期末、仿真模拟考试试卷的命制,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工作作为教科室的重要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定人定岗,做好综合评价。

5.建强学校校长和班子队伍。抓紧落实校长职级制改革,调整优化校长绩效考核方案,突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加大奖惩力度,对教育教学质量倒退的学校班子进行约谈,对连续2年教育教学质量倒退的校长进行免职。加大学校班子轮岗交换力度,将山区学校教育教学成绩进步大的校长调到城区学校任职。建立校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做好校级领导储备工作和培养培训工作。

6.下力气减轻教师和学校负担,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学。一是认真分析研判学校管理机构臃肿、学校班子不上课等突出问题,下力气减少非教学人员数量。严格按职数配备学校班子,推行校长、书记一肩挑,副校长、副书记、工会主席兼职,有效减少学校班子职数,严禁学校增设内设机构;规范课时管理,按规定核定学校班子和班主任的课时,要求学校领导足额上课、带头上课、上所学专业的课,带头到一线上课;二是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尊重学校的教学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清理非教学专项工作进校园项目。严禁侵占正常教学时间、学校德育活动时间、体育锻炼时间等。减少学校各类材料数据的统计上报,让学校有更多的时间抓教育教学。三是深化教师评价方式改革。将教师从外在的、形式化的、功利性的“唯论文、唯帽子”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将主要的精力用于“上好课、带好班、育好人”。四是关心教师,合理分配工作。关心关注教师群体,明确工作量标准,科学配置师资,减少额外非教学任务摊派,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核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备课、教研、培养学生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劳动负担和精神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上。

(三)加快学校财务、基建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1.成立学校财务核算中心。设置专职会计队伍,对全县中小学财务核算实行规范化管理。采取招考和选调方式在教职工队伍中选拔精通业务的工作人员(5—7名),对全县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的管理方式进行学校财务核算管理,每校只设置1名报账员进行财务报账,在校长领导下全面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彻底解决全县各中小学校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会计专业基础薄弱、财务核算管理不规范,不能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等问题。

2.强化学校食堂和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全县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的食堂食品食材全部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自2021年9月起,除对原来已经公开招标采购的营养改善计划大宗商品(大米、面粉、面条、食用油、牛奶)外,对全县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的食堂食品食材(包括:鲜猪肉、鲜牛肉、鲜鸡、面包、水果、蔬菜、调料等)全部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规避发生食堂、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廉政风险。学校食堂管理严格按照“统一管理、独立建账、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的原则,单独设置食堂、营养餐会计账簿,对食堂收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全面、准确进行成本核算,推进食堂民主监督管理,自觉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3.积极探索城区学校政府购买服务“零利润”供餐运行管理模式。在具备条件的城区学校,探索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经费来进行统一招标,由有实力的社会化供餐服务机构对在校学生实行“零利润”供餐模式管理,保障供餐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吃得饱、吃得好、留得住、学得好。同时,解决了学校后勤人员保障不足、服务质量不高、食品安全风险大等诸多学校后勤管理的难题。

4.成立学校基础建设中心,实行基建项目统一招标建设。实现学校建设集中招标、法人负责、第三方监管。减少学校管理非教学人员,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控制学校项目建设超投资情况。

(四)认真落实“双减、双升”和“五项管理”政策,提升学生管理精细化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五项管理”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家长经济负担;努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教育教学水平,强化学生精细化管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办好永仁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1.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一是明确一个方向,将每一名教师都培养成为德育工作者;二是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队伍,加强对学生常规管理;三是抓实“五项教育”(养成、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四是落细“四个管理”:学生常规管理、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家校共育,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狠抓师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积极培养品德高尚、行为规范、懂文明、讲礼貌的合格公民。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作用,重点关注留守、残疾、分散供养、家庭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等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疏导和干预,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充分利用班会、校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形式,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遏制学生抽烟、喝酒、打架、谈恋爱等不良行为习惯。

3.加强学生“五项管理”。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严把读物关,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训练,切实增强师生体质。按照“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特色”的工作要求,制定“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于秋季学期开展实施。努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学生兴趣培养。鼓励各中小学成立文学社、体卫艺兴趣小组,每年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一次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开展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舞台。通过各类道德讲堂,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1.阳光招聘调聘教职工。结合“县管校聘”改革,建立教师分配、调动、交流等制度,根据各类学校缺编情况,采取在全县公平公正公开选调机制,选调原则按照报名教师近三年的教学成绩择优确定,进一步调动山区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建立教师缺编当年补足机制,每年面向全国招聘30名左右新教师(全县每年退休教师30名左右),补充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

2.创新教师培训模式。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的方式,每年组织一次教师全员培训,广泛采取线上学习、线下操作、现场示范、逐级竞赛、网络培训等方式,不断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大力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新入职教师指定一名名师担任导师,一对一、点对点培养,不断提高创新教师的专业素养。抓紧建设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教师队伍,创新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力争每年培养50名骨干教师。

3.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在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举办大型教师节颁奖典礼,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健全完善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对校长、教师考核以教育教学成绩为主,打破平均主义,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校长和教师中开展“一评三考”活动(一评:召开各类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校长和教职工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三考:从师德师风、教学业绩、专业水平对校长和教师进行考核评价),通过“一评三考”,把校长和教师置于社会监督平台。统一规范全县中小学内部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职数配置,提高学校管理质量和效率。开展教师与学生同步参加省、州统一监测,并将教师测试结果纳入年度考核。

三、请求县委县政府帮助解决的事项

(一)建立健全处级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

为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形成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建议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完善处级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每个处级领导联系一所学校,深入联系学校调查研究,指导、督促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指导、帮助学校加强师德教育、行风建设,指导学校强化教育教学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帮助学校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参加所联系学校重要活动。督促学校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资助联系学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支持教育发展,切实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建立缺编教师及时补齐补足机制

近5年以来教师得不到有效及时补充,存在有编不补、退多补少、补充不及时的突出问题。2016至2020年仅补充幼儿教师23名(省里直接安排下达任务),小学教师12名,高中教师21名,导致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教师流动困难。永仁县教体系统有编制1036名,实有教师1021名(因永仁一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超编21名)总体缺编15人,至2021年底缺编达28名(到2021年年底将退休13名)。2022年将退休38名,2023年退休37名,届时教师缺口将更大。建议建立当年缺编教师当年补足的机制,及时补充缺编人员,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三)及时补齐补足学校后勤政府购买服务人员

根据《州政府办关于统筹解决学校后勤人员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现有的学生数及寄宿学生数规模测算,我县各学校需后勤职工(含学校保安)264名,减去现有在编在岗工人61名,需要政府购买服务人员203名,资金6532946元(按云南省最低工资标准1350元计算全年每人需工资16200元,全年每人需社会保险15982元,合计每人每年32182元)。因上届县委县政府对教育重视不够,加之县级财政较困难,每年仅安排300万元,解决部分中小学政府购买服务后勤人员。加之国家后勤编制实行退一减一,在职在编后勤人员只减不增,后勤人员,特别是安保人员缺口较大。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有安保人员45人(持证上岗3人)。请求县人民政府将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经费由原预算的300万元,提高到653.3万元,解决203名学校后勤安保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四)调整县直属学校范围

根据省州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精神,永仁县实行了大面积的学校布局调整,调整后将全县8所初级中学撤并6所,保留并扩建2所。调整后,全县共有初级中学2所,完中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将82所小学撤并57所,保留25所,新建民族小学。为便于管理,又将永仁县民族中学、莲池中学、民族小学3所调整为县直属学校。随着政策不断向基层倾斜,这3所学校教师职称晋升受结构比例限制,中青年骨干教师职称晋升不通畅,造成县3所直属学校职称晋升“天花板”现象,出现工作17年,职称13年未晋升一档职称工资的情况。建议: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将永仁县民族中学、永仁县莲池中学、永仁县民族小学三所寄宿制学校划为乡镇学校,畅通职称晋升渠道,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特别是能更好的解决永仁一中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必须有“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的要求,推动4所中学教师合理流动,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及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

(五)加快推进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改革

通过多渠道开拓教师职称晋升渠道及资源,为教师职称晋升提供更多机会,推动教师主动作为。积极创造条件晋升学校等级,通过学校等级的晋升,提高学校教师的结构比例来提高学校教师职称的岗位职数,从而提高城区学校教师职称晋升的机会。鼓励城区学校教师积极向乡镇学校流动,到乡镇学校副高级职称不受限制的学校参加竞聘,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教师城乡合理流动机制,年龄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10年的必须在县域内的其他学校流动,形成一个大的教师合理流动体系。合理调配系统内核定的职称岗位,因部分乡镇学校教师履职年限不足及符合条件人员数少,可能造成部分中级职称岗位连续一两年内有空缺的情况,建议将连续两年以上空缺的岗位及时调剂给城区学校,以提高城区学校职称岗位效益。

永仁县教育体育局

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