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芒果真是大丰收!”中和镇万马村果农善云虎喜笑颜开,“我家种了40亩芒果,去年才收入1.3万元,今年通过科学管理,一下子卖到了45万元!”一旁的熊明聪也连忙补充:“我家芒果收入也从去年的1.9万元涨到了18万元!”

这惊人的变化,源于中和镇今年开展的芒果产业对标行动。通过对标华坪、攀枝花等芒果优质产区,学技术、学管理、学营销,打出“技术到人、优果优价、链条延伸”组合拳,短短数月就让芒果产业蓬勃发展,产值成倍增长,小芒果真正变成了助农增收的“金果果”。
过去,果农们普遍采用粗放管理模式,“靠天吃饭”,各自为政,收成和品质都不稳定。镇村干部为此组织了2轮次群众会,全覆盖倾听诉求,宣传科学管理和组织化经营的好处。群众观念转变后,技术成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让更多“门外汉”变成“土专家”,中和镇先后组织种植大户到攀枝花、华坪等地考察学习3次,并与当地专家团队建立联系,提供远程技术指导,邀请技术人员开展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培训8场次。同时,培养了以李加剑、仁咏聪为代表的一批“土专家”,联合成立万马高原特色农业技术服务站,为果农提供平价农资和“田间会诊”服务。李加剑自家的芒果产值就从去年的0.7万元提升至18万元,全镇像他这样收入翻番甚至增长数倍的果农比比皆是。果农们惊叹:“管和不管真的两个样!”

为让好果子卖出好价钱,中和镇积极推广分级销售,实行“优果优价”,彻底改变了以往“好坏一个价”的局面,极大激发了果农提升果品质量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主动搭建平台,建立收购商信息群,及时发布产销信息,吸引客商竞价采购,提升了本地芒果的市场议价能力。同时,组织招商团队“走出去”,找市场、找客商、拓销路,切实提高农产品销售组织化程度。为保障市场秩序,中和镇还组建芒果护航队开展日常的市场秩序维护,做好群众和收购商的双向服务。

面对次果销售难问题,中和镇争取项目资金,在万马村建成芒果干加工坊,培育了“万马奔腾”芒果干品牌,这不仅为次果找到了稳定销路,增加了果农收入,更解除了他们进行精细分级的后顾之忧,让大家能更专注于优果生产。

如今,果农们收入大增,发展芒果产业的热情高涨,“让中和芒果走出去”已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据悉,中和镇5788亩芒果,目前销售进度已超三分之二,虽然部分晚熟品种尚未上市,但整体销售形势和增收态势均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88%,205户果农中,销售额同比增长3-5倍的有19户,增长6-10倍的有16户,增长10倍以上的11户。产业对标行动对思想观念的革新和发展模式的重塑,让中和芒果再次焕发新机,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