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通知公告

永仁县军事志军事人物

日期:2022年03月29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开国明君,还是中国英主,在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主独立,振兴国家,兴利除弊,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业绩中,其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总是与一大批德才兼备、英勇善战的贤明良才和将士的辅助与效力分不开。他们一经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结合,紧紧地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站在一起,就变成了改造自然,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本志立传人物,远无详细记载,从民国时期开始,有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抗日战场的永仁籍将士,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盐边剿匪、1979年边境自卫还击等历 次战争中,永仁县不少各族儿女,随军转战、历尽艰辛,奋勇杀敌,在外地壮烈牺牲者;还有在修筑成昆铁路中英勇献身的铁道兵指战员;也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民兵。他们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的生存英勇奋斗,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光照人间。

一、寸方田(1880 -1951)

寸方田(又名寸怀芬,1880 - 1951),永仁县大田镇(今四川省攀枝花市)人。寸方田好文乐善,和蔼谦恭,忠恕待人,长于理财,民国4年(1915)地方士绅公推其办理团务,寸继练兵筹械,任怨任劳,率部严守江防,缉捕盗匪,境内连年安宁, 苴却行政委员将其功绩报省,省府授金色梅花章一枚。靖国兴军,寸率地方健儿随华封哥部入川。筹办粮秣以充军食,事毕旅梓,仍整顿团务。民国9年(1920)冬,省府令编沿江各团为队,永仁编为第三大队,众荐寸为大队长,并由第一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委任。苴却辖境江岸(金沙江)长达数百里,大小渡口数十个,寸悉心扼塞要害, 严密布防。时邻县大姚、元谋被川匪攻占、唯县邑独得安宁。民国16年(1927)邻县股匪猖獗,将入县境,县知事饵鹏挂印潜逃.地方民众推举寸代理县知事二月。其后,上级委寸为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边防独立团团长。民国17年(1928)秋任边防独立旅旅长,奉命肃清大姚、盐丰(今大姚县石羊镇),华坪股匪以恢复地方秩序。寸先命一团长简午堂,三团长夏承禹率所部由昙华山进攻盐丰,又令二团长杨继先由中和进取 大姚,寸率司令部由永仁进发大姚,复过盐丰,会合各团转攻华坪,未及1个月,大姚、盐丰、华坪三县被攻克,所过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对所俘人员除确有罪恶 者决不妄杀。寸方田除以保境安民为己任外,还热心地方公益,民国11年(1922)起,联络三区绅耆禀设县治,后经苴却行政委员李嘉棋、赵韩文力陈,国民政府于民 国13年(1924)批准成立永仁县。

寸虽身在军旅,但戎马之间仍不忘兴办地方教育,首倡创办县立初级师范及中区 (大田)高等小学。

二、起发贵(1920〜1949)

起发贵(1920~1949),化名起铁,彝族,中共党员、永仁县人。幼年在家乡读书,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军官分校受过军事训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和贪官污吏的腐败,引起了他强烈不满,遂脱离国民党军队到墨江中学任军事教官。在中共墨江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下,起发贵逐步加深了对革命的认识,与地下党取得了联系,毅然投身革命,加入墨江人民自卫军,任一大队大队长。

1949年1月,墨江人民自卫军配合云南讨蒋自卫军二纵队主力解放了墨江县城。在解放墨江县城的战斗中,起发贵指挥果断、沉着,一大队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墨江县城解 放后,人民自卫军即奉命撤到卧龙山、普洱等地整训。整训中,起发贵负责军事训练,不但和教导员密切配合,始终把军事训练同政治思想教育有机 地结合进行,使部队官兵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军事素质都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在训练间隙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整风”文献,加深了对党组织认识。他说:“多年来, 我在社会上闯来闯去,找不到一条正路,今天算是找到了。”并表示:“这条革命的路, 一定要永远走下去,直到最后胜利。”训练结束,起发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整训后,起发贵所部一大队编为25大队。7月初,25大队奉命随二纵队副司令员罗正明到缅宁(今临沧),协助驻缅宁的十一支队整训。

8月1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策划和指挥下,附近几个县的地霸武装和土匪武装约 4000人向缅宁进逼,企图夺取县城。当时驻缅宁部队约700人,敌我力量悬殊较大。当天夜里,敌人向25大队的驻地小蛮点发起进攻。起发贵指挥部队英勇还击,当场毙 敌5人,击伤多人,安全转移到第二阵地,并顶住了敌人的多次攻击。第二天,25大 队与11支队、33大队、8大队密切配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余人,夺回了大、小蛮点附近重要的制高点,掩护部队安全到达普洱县城。6月下旬,25大队正式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9支队42团6营,起发贵任营长,奉命开赴镇沅县支援武工队开展建政工作。到达镇沅县困马山时,获悉甘坝子大恶霸董承芳指 挥武装匪徒袭击了驻扎在困马山附近一个村子里的武工队,杀害了武工队的几个同志。六营当即召开总支委员会,制定了打击董匪的行动方案。派7连于夜间奇袭董匪老巢,一举攻下甘坝子。董匪带着几个残兵逃往老围街,投靠大恶霸杨继明。11月初,起发贵与何贵率领六营攻打老围街。当部队开进镇沅恩乐江以东的大歇场时,先头部队与 新平县大恶霸李润之的地主武装发生了遭遇战。与此同时,营部和政工队住地大歇场 也遭到敌人的包围。起发贵命令营部和政工队的同志迅速撤出大歇场,沿山梁下山过 恩乐江,往波烈村转移。当营部和政工队转移到山梁上时,敌人的追兵也越来越近了。在这危急的时刻,起发贵当机立断,命令何贵迅速带领同志们转移,自己操起一支卡柄枪,与警卫员杨增吉利用地形地物英勇阻击,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营部和政工 队的同志们安全转移了,而起发贵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

三、杨 光(1928 ~ 1950)

杨 光(1928 ~ 1950),又名欧逵,中共党员,弥渡县人。幼时在家乡读书,1945年昆华农校高特科毕业,同年加入“民青”组织。1946年考入云南大学农学院专修科,次年转农艺系。1948年昆明发生震动全国的“7 • 15”惨案,参与在云大 会泽院学生运动的杨光被软禁,关押20多天后送往“夏令营”,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他坚贞不屈。同年9月“夏令营”解散。杨光受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的派遣,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先后在牟定县立中学、大姚县忠信高级小学发动组织进步青年学生开展对敌斗争。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党支部书记和区委书记。

1950年1月,杨光奉命随滇桂黔边纵八支队三十七团接管国民党永仁县政权,并任县长。他勤俭朴实,体恤部下,一次到仁和区布置开展清匪反霸斗争、中途让警卫员骑马,他却执鞭随行。随着情况的变化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他的职务由县长改为副县长以至公安局长,“官越做越小,事却没有少管”,但他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而是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9月的一天,他在检查刚从地霸家中收缴的手枪,抬起枪口察看来复线时,不慎走火,子弹从眉骨洞穿而夺去他年轻的生命。

四、陈芝英(1930〜1956)

陈芝英(1930 ~1956),男,彝族,云南省永仁县中和乡支 那村公所大嘎么村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3月复员回乡,同年4月应召编入 永仁县参战民兵连任班长,1956年5月,在四川省盐边县光头山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

陈芝英岀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父母,年仅7岁就帮人放牧牲畜,是在苦水里泡大的。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春即加入了农会,当了民兵,积极参加减租退押、镇压反革命等反封建的民主改革的斗争。 1951年5月。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军,入伍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4军40师118团炮兵营当战士。他工作积极,勤奋好学,进步很快, 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班长。荣立2次三等功。1956年3月复员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同年4月下旬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中共永仁县委和永仁县兵役局参加平叛斗争的通知。接到通知后,他和胞兄陈芝林(共产党 员、复员军人)说:“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过上好日子,反动派不甘心灭亡, 又捣乱。我们都是共产党党员、复员军人,一切听从党指挥,服从党的决定,就是牺牲 生命也要去参加平叛战斗。”复员回家仅30天的陈芝英与哥哥陈芝林,边说边收拾简单行装,于接通知的当天晚上11时左右离家,星夜赶往县城,次日凌晨5时许到县兵役局报到,编入永仁县参战民兵连,任班长,旋即,开赴四川省盐边县参加平叛战斗, 于同年5月在盐边县光头山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26岁。陈芝英以自己的鲜血和生 命实践了入党时的誓言:"……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牲牺一切。”

五、起贵芳(1947 -1982)

起贵芳(1947 -1982),男,彝族,云南省永仁县永定镇城区人,1965年9月加入共青团,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4月应征入伍服兵役,1973年退伍回乡,1974年12月安置在永定镇林业站工作,担任过国营永定林场支部副书记等职。

起贵芳出身农民家庭,自幼勤劳。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应征入伍前,是生产队的骨干积极分子。积极报名应征服兵役,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等职,被评为“五好”战士。参加 林业工作后,他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积极负责,在造林护林中,成绩显著。1982年3 月,正值他到白马河营林区工作时,永兴傣族乡新村大队的集体林发生森林火灾。3 月7日下午,他及时率领白马河林区全体职工迅速赶往鬼门关森林火灾现场,扑救森林火灾。大火扑熄后,其他同志在公路边休息,他坚持在山上监视和处理余火,因风大,余火又迅速复燃,刹时烟雾吞没了他所在的地段,他被大火包围。当其他同志冲上去,把他抢救出来时,他的全身已几乎被烧焦,不省人事。立即送往攀枝花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1982年3月8日凌晨3时10分以身殉职。他奋不顾身,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森林资源的英勇行为,实践了他入党宣誓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他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党员。其英勇献身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堪为今人和后世学习。

六、陶兰贞(1939 -1958)

陶兰贞(1939 ~1958),女,傣族,永仁县万马傣族乡下拉姑村人,出身贫苦农民 家庭,自幼养成不畏艰险的性格。1955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在乡编入民兵组织。1958年春节刚过,兴修拉姑大沟水利工程的战斗拉开帷幕,正忙于操办婚事的陶兰贞面临先结婚、后上工地,还是先上工地后结婚的抉择。如火如荼的水利建设高潮和尽快改变家乡干旱面貌的激情,使其毅然决定推迟婚期,并满怀深情地对未婚夫说:“等大沟修通,开庆功会时,再热热闹闹地举办婚礼。”拉姑东大沟沿线多是悬岩陡壁,需凿眼放炮,打炮眼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十分危险,但参加工地青年民兵突击队的陶兰贞不畏艰险,同小伙子一样腰系麻绳充当保险带, 在陡壁上抡大锤,掌钢钎,日夜奋战。1958年4月13日,正当陶兰贞和胞姐陶树贞在红岩子上紧张地凿炮眼时,岩上方突然滚下一巨石砸断系在陶兰贞腰上的麻绳,使陶从20米高的岩上跌落,年仅19岁的陶兰贞为社会主义建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七、康永生(1944 -1979)

康永生(1944- 1979),苗族,屏边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功臣,永仁县人民武装部军械助理员。

1979年初,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广大民兵开展实战训练,康永生担负了繁重的教学和训练任务。康永生放弃了探亲的机会和春节假,承担了参战民兵兵器课的教学任务,这对仅有高小文化的康永生来说,困难是很大的。为了给民兵讲好课,他不分昼夜地查阅资料,克服了重重困难,写岀6000余字的教案和绘制出10余份兵器图。在繁重的军训教学中,他累瘦了, 嗓子喊哑了,同志们劝他休息一下,他却回答说:“军人的职责就是要准备打仗。我们一定要练就一身过硬本领,狠狠打击越南侵略者!”

1979年2月14日,在永仁县城郊李家山的山坡上,康永生负责指导参战民兵进行实弹投掷训练。下午4时许,只等最后一班民兵实弹掷完就要回营,但在训练即将结束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民兵进入投弹位置后,由于思想紧张,不慎失手,将拉了弦的手榴弹甩落在自己脚下,站在一旁负责安全保险的康永生,眼看情况危急,眼疾手快地冲向手榴弹,飞起一脚,欲将滋滋冒烟的手榴弹踢下山坡。但由于冲得太急,用力过猛,这一脚踢空了!与此同时,被吓懵的投弹手,在跑回掩体避险时,慌乱中将手榴弹带进了掩体,眼看手榴弹就要爆炸,掩体内3位战友的生命受到了严重 威胁,一场重大的伤亡事故即将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康永生一个箭步跃进掩体, 扑向冒烟的手榴弹。轰隆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3位战友安然无恙,康永生却躺在血泊中,微笑着看了看战友,慢慢地闭上了双眼!康永生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入党时的誓言:“……在紧要关头,在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

1950年屏边解放,康永生母子和广大贫苦人民一道翻身做了新社会的主人。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常给他讲解放军叔叔英勇作战的故事,解放军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脑海,从此立下了戎马疆场、保卫国防的雄心壮志。1965年,身为独子的康永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楚雄军分区民族营,康永生事事争挑重担,很快从战士提拔为班长、后勤助理员。1967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9年12月,康永生调永仁县人民武装部任后勤助理员。1976年,康永生改任军械助理员。此时,“四人帮”加快了篡党夺权的步伐,有人以“抓革命”为幌子干扰军事训练。康永生却不怕扣帽子、 打棍子,倾心于钻研业务技术。经过苦练,他能在白天用黑布蒙住双眼,将多种常规武器迅速拆散后又组装复原,熟练地掌握装卸技术。第二年,康永生接受了改制一批 旧式步枪的任务,在没有资料和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他和3位工人认真研究,反复试验,仅用51天就完成了 289支步枪改制的任务。经鉴定,式样新颖,性能良好,达到规定标准。

康永生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事迹传遍了永仁城乡,人们为他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为他的壮烈牺牲而悲痛!中共永仁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号召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向康永生同志学习。中共云南省军区党委于1979年3月12日,追认康永生为一等功臣。并号召全区干部、战士和民兵向康永生学习!

八、张志荣(1957〜1979)

张志荣(1957 ~1979),永仁县永定镇富达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授一等功臣。

张志荣出生在地处金沙江边的一个贫农家庭。7岁入村小就读。1969年考入永仁县第一中学。时值“文革”时期,教学受不到重视,但他仍好学上进,勤奋读书。1974年,张志荣毕业回乡,成了富达村第一个高中生。三个月后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继而被选拔在本大队任文书。

1976年,张志荣辞去大队文书职务,主动报名应征。告别了双亲弟妹,踏上了保卫祖国的征程,被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军区独立师三团三营七连,驻防勐海县。驻防期间,他严守纪律,乐于吃苦,军事训练中苦练杀敌本领,曾多次受到嘉奖。 1978年,在全营军事技术比武中,被评为营射击能手和连投弹标兵。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张志荣所在部队奉命由勐海县开进金平县,投入了战斗。面对越军的暴行,张志荣怀着满腔怒火,决心以身报效祖国。在万家欢聚的春节之夜,张志荣在前沿阵地怀念家乡亲人,提笔写信,说出了自己舍生忘死,杀敌立功的铮铮铁言:“今天过年, 我很高兴,不想你们,也不想我自己,更不想其他事情,我想的就是一点:就是要保卫祖国,为党为人民杀敌立功,贡献自己的一切。现在是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应接受党和人民对我的考验……”。浴血疆场的决心下定后,张志荣多次向连队党支部递交

决心书请缨杀敌,要求承担最艰巨的战斗任务,保证“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

1979年2月27日,七连接受了夺取平顶山的战斗任务。平顶山主峰高峻,易守难攻,经过越军多年苦心经营,敌阵地内交通壕纵横交错,暗堡成群。阵地前沿一带,地雷、竹签、铁丝网层层密布。凭借这块阵地,越军曾狂妄叫嚣:“中国军队插翅也难 上平顶山。”凌晨,战斗打响了。在友邻部队的炮火支援下,七连战士迅速夺取了敌一号高地,这时,右侧高地、平顶山高地和1132高地的守敌,集中全部火力,弹如骤雨,向七连阵地射来,我军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巨大的代价。两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心急如焚的二班长张志荣,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端起冲锋枪一跃而起,带领全班战士向1132高地冲去。他灵活机动、敏捷迅速,很快就运动到高地半山腰。突然,一个暗堡里响起了枪声,子弹疯狂地向他射来,他瞅准时机,一梭子弹射进暗堡,击毙了顽敌。随即飞身跨入交通壕,继续向前冲去。在冲击途中,张志荣的子弹打完了,正当准备和敌人拼杀的关键时刻,战士侍所才及时冲入战壕,他俩互相掩护,密切配合,向敌阵冲去。在塵战中,侍所才带来的子弹和手榴弹也用尽了,而越寇的一挺机枪还在不断地向他们扫射,张志荣迅速隐蔽地迂回到敌机枪手身后,飞起一脚踢翻敌人,夺过机枪,击毙敌人。突然间,一个掩蔽部的敌人,又向张志荣射击。他机灵地一闪,敏捷地绕到敌掩部侧面,端起机枪往里猛扫。由于死角太大,没有杀伤敌人。张志荣急得眼中冒火,一个箭步冲进掩蔽部,向掩蔽部里的敌人猛力扫射,为冲向高地的战友拔掉了另一颗狠毒的钉子。这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张志荣壮烈殉国!平顶山终于被夺取了,张志荣献出年轻的生命,部队党委授予他一等功臣称号, 号召部队向他学习。

九、娄昌(1923 〜1986)

娄 昌(1923 ~1986),姚安县大龙口中屯村人,永仁县人民医院医生。精于西医内科,行医40年,救死扶伤,表里如一,深受干部、群众称颂。

娄昌青年时期在国民党六十军野战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当过护士、护士长和少尉军医。1948年参加起义,在东北长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及四川凉山平叛斗争。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娄昌总是临危不惧,冒着枪林弹雨,忘我地抢救伤病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

娄昌从朝鲜回国,1954年转业到永仁县人民医院当医生。由于他对医学悉心研究,博览群书,集百家之长,且有创新之见,临症施治,颇有效验,名声日盛。患者孟某某,二度烧伤,烧伤面积达90%,组织坏死明显,感染严重,并发支气管哮喘,随时有呼吸衰竭的危险。娄昌带领医护人员竭力抢救,经过3个月的精心治疗与调护,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上抢救过来,创永仁县治疗大面积烧伤的记录。1959年永仁 “肿干病”流行,娄昌为解除乡亲疾苦,翻山越岭采集黑骨藤、仙茅、白岭草等中草药配成方剂,给病人外浴内服,同时配合西药治疗,治愈了不少肿干病人。

娄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编写了《传染病学概论》、《克山病治疗经验总结》、《防治医学提纲》、《药用腐植酸纳临床疗效观察》等医学讲稿,作为培养乡村医生及防疫人员的培训教材。为了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娄昌在晚年还刻苦研究中医理论做到了中西医兼通。娄昌自1963年担任县医院副院长、防疫站站长、门诊部主任至离休,一直未脱离第一线。他跋山涉水,走村串寨,搜集永仁地区的地方病和多发病,如克山病、地甲病、麻风病的防治资料,整理成资料汇编。但这些资料全毁于十年“文革”动乱之中。1957年娄昌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1980年出席省 “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1959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楚雄州第二、第三届委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娄昌离休后,时刻把永仁县的卫生事业挂在心上,在州、县政协代表会上,提出新建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和门诊部的议案,被州、县人民政府采纳,现已建成投入使用。

1985年5月,娄昌病逝,终年63岁。

上一条:永仁烈士陵园全景图网址

下一条:登记失业人员想创业,国家有哪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