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警示
1.酒驾醉驾零容忍:饮酒会降低驾驶人判断与操作能力,哪怕驾驶拖拉机、农用车下地干活,酒后驾驶都属于违法行为,易引发剐碰甚至重大伤亡事故。
2.严禁违法载人载货: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三轮摩托车等农用车辆缺少安全保护设施,违法载人或客货混装,在陡坡、坑洼、急弯路段易侧翻,易发生伤亡交通事故。
3.杜绝超员超载超速:超员超载会导致轮胎爆胎、车辆制动失灵,超速则会使驾驶员面对突发状况不能及时应对。农村道路弯多、坡陡、箐深,此类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4.严查无牌无证驾驶:无牌无证车辆不合法,且安全性能无法保障,易出现刹车失灵、转向失控等险情,不允许上道路行驶。驾驶人无证驾驶缺乏规范培训,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极高。由于无保险保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所有损失都只能自己承担。
二、“一盔一带”安全防护
1.头盔是“保命盔”:摩托车、电动车稳定性差,事故中致残致死率高,驾乘人员必须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必要时粘贴反光标志提升辨识度。
2.安全带是“生命带”:为大幅降低事故中的伤亡风险,乘坐汽车时,无论前排后排都要全程系好安全带,即“安全带=生命带,上车必系防意外”。
三、“一老一小”重点守护
(一)老年人出行安全
1.步行优先走人行道,横过道路遵循“一停二看三通过”,左右看无来车后,直线快速通过道路,务必要确认无来车再通行。
2.尽量避免夜间独行,如需出行需穿鲜艳衣物或带反光标识,最好有年轻人陪同,远离机动车道。
3.提倡优先选择公共交通,骑电动车必须戴头盔,不逆行、不抢道,横过马路时下车推行并伸手示意。
(二)未成年人出行安全
1.家长需全程监护,不允许孩子在公路上追逐打闹或在车辆周边玩耍,警惕汽车车头、车尾等视线盲区。
2.家长带领孩子过马路时要牵手通行,走斑马线或过街设施,遵守信号灯,为孩子做好安全示范。
3.家长要教育孩子远离大货车,不与大货车并肩行驶,认清内轮差等危险区域。
四、道路通行与环境维护
1.规范行人通行:走路时不分心不看手机,夜间避免在车流量大的国道、省道散步,遇来车及时避让。
2.不占用公共道路:严禁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放杂物,此类行为会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埋下碰撞隐患。
3.车辆安全管理:家里的在用车辆要定期检查制动、轮胎,杜绝“病车”上路,报废车辆需及时注销;车辆不粘贴影响视野的反光膜,夜间行车务必开灯并粘贴反光标识。
五、文明出行意识培养
1.乘车时选择正规营运车辆,拒绝“黑车”、超员车,发现驾驶人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及时提醒,必要时举报。
2.行经农村交叉路口,牢记“一慢二看三通过”;机动车行经村庄要减速、鸣笛、靠右行,主动避让行人与农用车。
3.年轻人要主动向长辈普及安全知识,家长要以身作则,共同摒弃交通陋习,养成文明出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