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就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板栗产业,走出了一条“小果子、大产业、大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以“核心区稳面积、标准园提产值、示范园增效益”三园联动的发展思路,提供贴心服务,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局面。

核心区稳面积,筑牢产业根基。宜就镇将宜就村、地什苴村划定为板栗核心种植区域,推进“五个100%”综合管理措施,做到品种嫁接提纯、修枝整形、病虫害绿色防治全覆盖。目前,核心区板栗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占全镇板栗种植总面积的38.5%,预计产量2350吨,预计产值达1794万元,成为全镇板栗产业的稳定“压舱石”。

标准园提产值,提升品种质量。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建设板栗标准园,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采摘加工,都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引进永仁早、3113、本地黑子等优质板栗品种,替换原有低产、劣质品种,全镇板栗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2024年以来争取衔接资金争取400余万元,用于完善灌溉管道、道路等设施。通过标准化生产,标准园板栗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品种改良573亩,平均单产提升1至1.5元/公斤,优质果率达到95%以上。

示范园强支撑,提升管护成效。以人才培养为保障,推进镇村干部包保示范园宣传政策,技术能手包保种植户,组建板栗专业合作社2个,生产性服务队伍47人,开展种植、管理、用药、销售等方面进行精准化指导。同时,邀请迁西专家开展凤尾枝修枝整形、易门专家老树嫁接、病虫害防治、水肥使用等技术培训12场,覆盖520余人次。截至目前,修剪板栗“凤尾枝”6300亩,病虫害统防统治1.2万亩。

收购流程优服务,助力群众增收。宜就镇积极协调整合现有资源,由村集体平台公司(永仁慕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牵头,构建统一板栗收购市场(原老南永路老收费站),免费提供收购场地、食宿、无线网路;按收购标准分级供应板栗,做到价格公开透明,品质稳定可靠,服务细致贴心。同时全程向种植户提供板栗销售服务,预约后统一上门收购,让种植户省时省力又增收。据统计,全镇板栗种植户人均收入达到2812元,比去年增加10.8%。

通过各项措施推进,全镇板栗收购平稳有序,年总产量预计达5800吨,总产值预计有4500万元,同比增加10%。下一步,宜就镇将持续探索板栗产业发展新道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让小小的板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