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骄阳似火,金沙江畔的永仁县永兴傣族乡,3.2万亩凯特芒果已陆续迎来丰收季!在9个凯特芒果种植村的山间果园里,沉甸甸的金黄果实挂满枝头,而今年,运送这份“甜蜜金果”的方式,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灵巧的无人机呼啸升空,取代了果农们沉重的背篼,成为山间运输的“空中力士”。这不仅是芒果下山方式的革新,更是永兴傣族乡以“芒果产业”为支点,撬动“低空经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告别“背篼时代”:汗水变笑容,效率大提升
在灰坝村干坝塘小组刀先生家的陡峭芒果园里,无人机正轻盈地穿梭于芒果林间。“以前卖芒果,那真是‘汗滴禾下土’!”刀先生指着脚下100余米深的山箐感慨道,“请人用背篼从山顶背下山,一趟200多米,至少15分钟!累人、费钱不说,芒果磕碰受损心疼,陡峭山路还暗藏风险。”但今年,无人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局面。“看!现在多省心!无人机‘嗖’地一趟,一分多钟就搞定。轻轻松松就把芒果从‘山头’送到了‘车头’,人工成本省了,人也轻松多了!”刀先生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同样笑容灿烂的还有芒果采摘工人山大哥。“以前背一天芒果,腰酸背痛直不起身,也背运不了多少。现在可好啦!”他兴奋地比划着,“一架无人机,能顶我们10个壮劳力!效率翻了近10倍!我们只管专心摘果,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这活干得舒坦!”科技的力量,让丰收的喜悦不再被沉重的体力负担所掩盖。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这场山间芒果园的“运输革命”,源于永兴傣族乡党委政府“对标华坪、追赶华坪”推动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为了破解山地果园运输这一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乡里创新思路,“招小商”引进了兴宜农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

兴宜公司的进驻,带来了创新的低空无人机运输模式。公司负责人李先生介绍:“我们8月进驻永兴,目前正全力投入芒果吊运。无人机日吊运量已达5万斤,大大缓解了采收季的运输压力。”但这仅仅是开始。李总展望道:“等芒果采收季结束,我们将把服务延伸至芒果种植的全链条,提供包括种植管理技术指导、嫁接、病虫害防治,以及更高效的无人机飞防植保等一站式服务。我们诚邀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无人机飞手加入团队,共同打造‘芒果+低空经济’的创新产业链,全面提升永兴芒果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芒果+低空”:振兴路上的“比翼双飞”
从人工肩扛背驮的艰辛,到无人机凌空吊运的便捷,芒果从“山头”到“车头”的旅程,变得前所未有的轻盈高效。这不仅是运输方式的升级,更是永兴傣族乡以智慧赋能芒果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缩影。

当无人机的旋翼在傣乡的青山绿水间轰鸣,搅动的不只是山风,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澎湃活力。“低空经济”这颗新芽,正借助“芒果产业”这棵大树蓬勃生长。每一颗被无人机稳稳托起的金黄芒果,都承载着农民增收的坚实希望,也描绘着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