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怀揣乡情与现代农业梦想的李加剑回到中和镇万马村,立志成为一名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富的新型职业农民,决心用科技为家乡芒果产业闯出一条绿色高效的新路。
党建引领,合作社架起“连心桥”。在镇党委、政府及万马村党总支的支持下,返乡能人李加剑积极响应,与党组织共同探讨实践“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成立万马高原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不仅是产销对接的平台,更是技术共享的枢纽。依托合作社平台,建设了平价农资超市,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市场信息咨询,李加剑更是在其中发挥了核心组织和技术引领作用。这些举措有效将分散的农户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形成发展合力。

多元课堂,知识播撒“及时雨”。李加剑把“田间学校”开在家门口,主动将自家20亩果园打造成开放式课堂,手把手教授果农压花梳果、套袋防虫等关键技术。他开设“线上课堂”随时答疑解惑,抖音直播讲解病虫害防治要点;组建的“芒果技术交流群”吸引了200多名果农加入,他几乎全天候在线,有问必答,成为果农随身的“技术顾问”。知识如及时雨,精准滴灌到每一片果园。

服务升级,“一站式”赋能显真章。李加剑经营的平价农资超市,不再只是售卖药肥的店铺,而是“生产型服务业”的生动样板。这里药肥齐全,明码标价,更核心的是能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店内张贴着他精心制作的各种病虫害防治“使用说明书”,图文并茂,一目了然。针对炭疽病、蓟马等常见病,给出了清晰的“诊断书”和“药方”。他独创的“三看诊断法”——看叶色定缺素、看虫粪找害虫、看果形判营养,更是让村民们佩服不已。

移动诊室,“新农具”三件套“暖人心”。李加剑的身份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种植户,他是乡亲们信赖的“技术顾问”。每天,他骑上摩托车,载着测土仪、放大镜、配药箱这“新农具三件套”,穿梭于乡间果园,免费为农户精准“把脉”,并根据需要配送药肥,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帮洒组善荣昌家种了200多颗凯特芒果,因不懂技术,花期白粉病肆虐,几近绝收。李加剑主动上门,精准指导用药方案,成功控制疫病,今年,善荣昌的果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累累硕果。

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平台支撑和李加剑这类“新农人”提供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驱动下,中和镇芒果产业实现质的飞跃。果农们从“要我学”变“我要学”,变得主动钻研技术,微信群里的提问、田间地头的交流日益活跃,学科技、用科技成风尚;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盲目施肥打药少了,测土配方、绿色防控等科学理念深入人心。果园管理更精细,农药化肥减量,果品品质和安全显著提升;从“愁销路”变“有品牌”,统一技术标准让“中和芒果”更加肉厚核纤,香甜多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稳定乃至提高收购价、鼓起果农钱袋子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