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乡镇动态

维的乡:聚焦“1234”工作法 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日期:2025年05月12日   作者:仁德军   来源:维的乡人民政府    点击:[]

维的乡始终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聚焦“1234”工作法,全力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营造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氛围。

抓住“一条主线”,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方向。把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纳入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责任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模式,在工作谋划上紧密围绕“一条主线”,宣传教育中突出“一条主线”,坚持在氛围营造、凝心聚力、促进融合上持续发力。

健全“两个机制”,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利用“三会一课”、院坝会、赶集日镇等契机,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宣讲24场次1500人次;依托春节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7场次、“我们的春晚”5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促进民族群众齐力奋进。健全联创共建机制。主动与相邻的攀枝花市仁和区的平地镇、啊喇乡建立边际协作“642”机制,签署边际合作协议,定期召开“联创共建”工作会议,积极沟通交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合力。

建强“三个阵地”,汇聚民族团结进步合力。打造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活动和政务服务“3个阵地”。依托乡党校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场所,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指导”的方式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将民族团结内容纳入“党员基础培训”“职工讲业务”培训课程,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在村级打造集各民族“休闲娱乐、散步健身、知识学习”等功能的民族团结文化广场7个,不断丰富群众生活,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在各村设立“办不成事”政务服务联系点,采取“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各族群众办理各类业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满意度98%以上。

抓实“四个结合”,激发民族团结进步动力。与特色产业结合以一产为基,撬动三产融合发展,板栗产业稳健踱步,石榴产业阔步前行,樱桃产业势头正劲,板下种桑规模日扩,蓝莓、草莓产业崭露头角,文旅产业蓄势待发,高原特色错季水果示范乡已具雏形,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协同共进,形成了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惠民生的生动局面。与乡村建设结合广泛动员各族群众力量,设置“中华民族一家亲”展板、标语,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凝聚文明向上力量,组建1支志愿服务大队、7支志愿服务分队、94支志愿服务小队,用各种形式服务于各族群众,在全乡营造出向善向上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提升环境质量,让全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族群众的幸福感显著增强。与基层治理结合紧紧围绕全民守法的目标,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活动。以群众诉求为“第一信号”,推行“枫桥经验”社会治理工作法、“六尺巷工作法”、“微网格”工作法等基层治理妙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升群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保障民生结合紧锣密鼓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脱贫户、监测户及特殊重点人群,落实好各项帮扶举措,搭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间的稳固桥梁。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小”民生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各族群众的基本生活。

上一条:夏韵宜就:在大河波西 遇见山水交响的诗意栖居

下一条:猛虎乡:党建引领“家门口务工车间”,托起民生“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