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宜就镇开展农村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以来,在宜就镇的乡村小道间上,就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宜就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邻里互助员。他们如同温暖的烛光,在农村养老的漫漫长夜中,散发着柔和而坚定的光芒,照亮了农村老年人孤独的晚年生活,为众多空巢、独居老人带去了希望与慰藉。

精挑细选,贴心护航。宜就镇精心组建了一支由26人组成的邻里互助员服务队伍。这些成员都是从各村精挑细选而来,他们对家乡饱含深情,对邻里充满关怀。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他们获得相关证书后正式上岗。自此,他们凭借专业的技能和真诚的态度,成为全镇450位老人生活中的贴心依靠。截至目前他们已经累计完成服务工单8700件,每一件工单背后,都是他们对老人沉甸甸的关爱。

翻山越岭,情暖深山。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乡村的田野上,阿朵所村两个年轻的邻里互助员李润发和李晓明开启了一天的忙碌。阿朵所村地域广袤,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他们俩常常需要步行很长的路程才能到达老人家中。有时候遇到恶劣的天气,道路泥泞难行,他们也从未有过丝毫退缩,总是克服重重困难,准时出现在老人面前。去到老人家中他们用方言热情的和老人进行沟通,询问老人需求后,他们就熟练的拿出工具为老人进行服务。阿朵所地处高山,里面的老人出行不方便,他们村80多岁独居的李爷爷笑着说:“他们两个每次来我都很开心,服务态度很好,我只有一个女儿嫁得远长年不回来,老伴去世得早,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他们来了一边干活一边陪我唠嗑,我年纪大了也去不了街上,经常叫他们从街上给我带东西每次都帮我带来,上了年纪总喜欢和年轻娃娃相处,有活力、热闹,每次看见他们来我就开心,我们附近的这些老人,每个月都盼着他们来。”

兼顾小家,服务大家。宜就村的邻里互助员鲁朝阳,便是这支队伍的典型代表。“我家里就只有我和一个3岁多的儿子,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工作,在家务农收入微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鲁朝阳回忆过去感慨万千,“后来听说有邻里互助员这个工作,既能在家照顾孩子,又能有收入,我就毫不犹豫的报名了。”如今鲁朝阳宜就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了。他利用空闲时间为老年人们服务,每个月能有1200多元的收入。“服务的都是同村老熟人,我心里觉得特别踏实。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以后我会继续好好干,给老人们带去更多补助。”鲁朝阳笑着说,眼神中满是坚定。
耐心坚守,赢得信任。刚开始,拉古村的张奶奶儿子给他订购了农村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但张奶奶观念保守,对上门服务并不理解和接受,不让服务,拉古村邻里互助员林玉芝大姐没有丝毫抱怨,而是耐心地解释、用心的沟通,用一次次贴心的服务、一个个暖心的举动,逐渐赢得了张奶奶的信任。张奶奶说:“小林做服务有耐心态度又好,才开始的时候我都不想让她服务,但她每次都来不管我态度怎么恶劣,要求多过分,她都耐心的给我服务,帮我解决问题,来了几次后,我就越来越离不开她了,越来越喜欢她的服务,现在每个月都希望她来。”
宜就镇的邻里互助员就像农村老年人生活中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用无私的爱温暖着老人孤寂的心灵。他们的付出,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老人们干涸的生活,让他们重新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尊重。他们是乡村里最美的风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农村的老年生活不再孤单。在他们的努力下,宜就镇的农村养老之路,正被照亮,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