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摇杆,对准航线——起飞!”金秋十月的永仁县永兴傣族乡上空,阵阵无人机旋翼的嗡鸣声,奏响了乡村振兴与低空经济交汇的崭新乐章。近日,由永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15天免费无人机操作员培训在永兴傣族乡开课,来自12个村的59名转移就业劳动者、脱贫劳动力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用120课时的“理论+实操”,解锁乡村振兴的“空中新技能”,从“无人机小白”成长为能上手实操的“准飞手”,即将手握“空中新农具”,踏上增收新征程。

从“锄头”到“遥控器”,一次面向未来的技能跃迁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永兴傣族乡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重点聚焦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培训机型涵盖植保、小型航拍两类,120课时的内容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层层递进。课程不仅涵盖了打农药、撒化肥、吊运农产品等核心农事操作,还加入了航拍练习,为乡村宣传、产业规划、文旅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以前卖芒果,请人用背篼从山顶背下山,一趟200多米,至少15分钟!累人、费钱不说,芒果磕碰受损心疼,陡峭山路还暗藏风险。”“看!现在多省心!无人机‘嗖’地一趟,一分多钟就搞定。脱贫户山大哥盯着操控屏里的飞行轨迹,眼里满是期待,“等拿到无人机操作员初级证书,我们就是国家认可的‘飞手’了,无论是给自家果园打药、吊运芒果,还是为乡亲们提供飞防、吊运农产品服务,都更有底气!”。

持证启航,撬动“低空经济”大发展
更让学员们定心的是,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者将获得无人机操作员初级等级证书。这张“硬凭证”不仅是技能的认可,更打通了就业与产业的衔接通道,既能服务本地农业生产,又为周边农户提供植保、航拍服务,也能加入低空经济相关团队,承接乡域内外的飞防作业、农产品吊运。“我们不仅要教技术,更要搭平台。”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这场培训既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暖心举措”,更是推动低空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让“小无人机”撬动“低空经济”大发展。

从紧握锄头到熟练操控遥控器,从“面朝黄土”到“仰望星空”,从“靠体力吃饭”到“凭技能增收”,永兴傣族乡用一场接地气的培训,让农户端上了“新饭碗”,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低空经济动能”——当无人机的螺旋桨在傣乡上空转动,转动的不仅是高效便捷的农业新图景,更是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