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金沙江畔,海拔1200多米的永仁县永兴傣族乡白马河村,近2万亩芒果已完成采摘销售,曾经挂满枝头的“甜蜜果实”虽已发往全国各地,但果园里的忙碌并未停歇。9月25日,乡农业技术人员带着专业工具与实用知识走进田间,一场针对芒果采后清园的“技术赋能课”,正在这片孕育过丰收的土地上生动开讲,正对红火蚁“亮剑”,用科技“开方”助芒果树“待产”。

“大家看,发现这种小红蚂蚁千万别用手碰,这就是红火蚁,叮咬后又疼又痒,防控得用专用药剂,撒的时候要离果树根系30厘米……”在白马河村的芒果园里,农业技术人员蹲在地上,指着土壤里的蚁穴,一边演示药剂撒播方法,一边用通俗易懂的乡音俗语讲解。农户们围在身旁,有的拿着笔记本记录要点,有的掏出手机拍摄操作视频,时不时还抛出“药剂多久撒一次”“雨天撒了会不会失效”等问题,农技人员耐心解答,原本略显枯燥的防控知识,在田间实操中变得清晰好懂。

除了红火蚁防控,芒果采后管理更是农户关心的“重头戏”。“芒果摘完不是就没事了,清园、剪枝、施肥这三步是关键,直接关系到明年的产量和品质!”技术人员拿起修枝剪,对着一棵芒果树示范,“病枝、弱枝要从基部剪掉,这样能减少养分消耗;施肥要选腐熟的有机肥、微量元素、水溶肥等,沿着树冠滴水线挖沟埋施,才能让根系更好吸收……”农户们跟着上手尝试,技术人员则穿梭在果园中,手把手纠正动作,从剪枝角度到施肥用量,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到位。

“往年采完芒果,清园都是凭经验瞎忙活,今年有技术员手把手教,知道了红火蚁咋防、果树咋剪、肥咋施,明年肯定能有更好地收成!”刚学会修枝技巧的农户山大姐,看着修剪整齐的果树,脸上满是期待。白马河村的芒果产业是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此次采后技术培训,不仅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更让科学种植的理念扎根田间。

从芒果挂枝时的技术指导,到采摘销售时的渠道对接,再到采后管理的“保驾护航”,永兴傣族乡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用技术服务为农户赋能。如今,在金沙江畔的这片土地上,“种得好、卖得好、管得好”的产业闭环正在形成,既守住了当下的丰收成果,更为明年的“甜蜜事业”攒足了后劲,让芒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持续增收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