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在永仁县永兴傣族乡的1000亩烟田间,一片片金黄的烟叶透着丰收的暖意。自8月下旬烤烟收购“开磅”以来,鱼乍、立溪冬、昔丙、迤资4个烤烟种植村处处是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烟农们拉着满车金黄的烟叶奔向收购点,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分级、称重、结算,一张张笑脸映着“金叶子”变现“红票子”的喜悦,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暖心图景”。

为让“金叶子”变成烟农的“红票子”,永兴傣族乡打出“机制+服务”组合拳,把保障烟农利益落到实处。在组织保障上,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组干部合力抓,创新推行“站外集中分级、统一运输、烟农交烟”模式,从烟叶预检、专业化分级到集中运输、烟农交售,每个环节都严把关口,工作人员定期研判收购进度,将任务精准分解到户、到人、到天,确保收购标准“一把尺”,让烟叶等级纯度和合格率双提升,收购效率节节高。

政策宣传到位,烟农才能心里有底。乡干部带着政策“大礼包”走进村组,通过群众大会、户长会、院坝会,用傣乡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讲清烟叶高质量发展的意义;进村入户时,手把手教烟农看收购价格表、学分级标准,把预约预检流程拆成“采摘-烘烤-预检-交售”的简单步骤,让大家对全流程了然于心。“以前交烟心里没底,现在政策清、等级明、价格透,我们从‘要我交’变成‘我要交’!”烟农文大哥拿着结算单,笑得合不拢嘴。

解决烟农难题,才是服务的“落脚点”。乡党政领导带头下沉一线,对照年初签订的目标任务,逐户查看烟叶交售进度、摸清库存底数,提前制定突发状况应对方案;农业、烟草等部门联动发力,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教烟农科学采摘、精准烘烤,把好烟叶质量“第一关”。更有“五级联动分片包保”机制保驾护航,乡干部下沉到村组与村、组干部和烟叶站人员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走访烟农,实时掌握烟叶数量质量,遇到分拣难题当场指导,用“零距离”服务打通助农增收“最后一米”。
为确保收购高效推进,乡里还制定了“烤烟收购日程表”,实行“日调度、日通报”,每天汇总全乡交售数据,早间平衡标准、午间纠正偏差、晚间总结优化,让收购节奏稳稳可控;同时,安全宣传同步跟上,为收购工作筑牢“安全屏障”。
据悉,今年永兴傣族乡烤烟种植面积达1000亩,计划收购烟叶13万公斤,采取“约时定点定量”分轮次收购,预计10月初可全面完成收购任务。当前收购进入尾声,针对部分农户仍有烟叶未交售的情况,乡里正逐户分析原因、摸清未交合同量,上门引导加快烘烤、按时交售,坚决不让烟农“丰产不丰收”,确保每一片“金叶子”都能变成烟农口袋里的“红票子”。
“我们的核心始终是抓好质量、服务好烟农。”烟叶站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收购服务,以更优的产业效益带动烟农增收,让“金叶子”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