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宜就镇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多方联动,成功破解拉古村电网改造“老大难”问题,推动村庄实现从“电压如萤火”到“灯火通明”的跨越式转变,让村民用上“放心电、舒心电”。

走村入户听民声:把 “用电愁”” 列上“攻坚清单”
组建专项调研小组,采取 “上门走访+院坝座谈”模式,逐户走进村民家中,摸清群众真实诉求。通过近半个月的细致走访,调研小组全面掌握了拉古村用电难题核心,变压器容量不足、线路老化严重等电力问题,加之曾经的施工纠纷,导致电网改造停滞,严重影响村民日常生活与产业发展。“群众的诉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镇党委政府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将拉古村电网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重点攻坚清单”,明确责任部门、时间表与路线图,为后续工作按下“启动键”。

多方协同破僵局:召开协调会化解争议
为解决部分村民对线路走向、占地补偿等问题产生的分歧,宜就镇搭建“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群众议事”的协调平台,先后组织召开8场次电网改造专项协调会,且摒弃“会议室开会”的传统模式,将会场设在村头老榕树下,摆开八仙桌,让沟通更接地气、更贴民心。电力公司、司法所、村“两委”均全程参会协调会,形成 “协同作战” 格局,通过讲解电网改造方案、解读财产损失赔偿标准、算“长远账”、公开透明协商内容等方式,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兼顾企业成本与村民利益,化解历史争议。

精细施工暖民心:兼顾“法理”与“人情”
安排专人驻点监督,跟进施工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镇、村干部联合,多次实地勘察,线路设计兼顾“人情”,与施工方协商调整线路走向,避开村民争议位置,赢得村民认可。截至目前,全村82户村民的电表均正常运行,电压稳定可靠,村民家中的洗衣机、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终于能正常使用,养殖场的机械设备也不再“罢工”。看着家中明亮的灯光,村民们脸上满是笑容:“这不仅是转出了光明,更是转出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如今的拉古村夜晚灯火通明,村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宜就镇将持续把“为民服务”这股“强电流”注入千家万户,把百姓事当自己事,精准发力破解民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