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相关工作要求,以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建立完善工作管理机制,以示范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工作。十四五期间,结合开展“四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两污”治理、“绿美”乡村建设,每年每个乡镇选择2个以上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选择2个以上自然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建设工作,摸索总结符合当地实际的典型经验模式,引导发动各村组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工作,逐步推动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提升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一是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县乡相关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深入调研分析,科学规划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试点建设工作。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加强宣传引导,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引导农户逐步形成分类意识和行动自觉。
二是因地制宜,典型引路。选择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和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庄作为试点,按照“适用、简便、易行”的原则,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群众易于接受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方式方法,示范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模式,总结推广成熟做法,逐步向面上推开,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工作。
三是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各乡镇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和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切实增强执行力。
四是坚持标准,科学分类。实行“五分法”。将农村生活垃圾按可腐烂垃圾、可再利用垃圾、可填坑垫道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燃烧垃圾进行分类,合理配置分类垃圾设施,规范分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