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永仁县的各个乡镇村落,一道独特的“警医蓝白配”风景线格外引人注目,永仁公安主动携手县内医疗机构,组成联合走访小组,将关爱与排查相结合,深入辖区,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精神障碍或者其他特殊人员家庭,开展了上门走访与风险评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图片
全局“一盘棋”,织密联动防护网
平安建设,预防为先。对于特殊群体的关爱与管理,需要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发力。为此,县局党委统筹部署,指令七个派出所同步启动,积极对接属地卫生院等医疗单位,形成了“公安主导、医护参与、家庭配合”的联动工作格局。
民警负责了解对象近期的行为动态、生活状况及周边环境影响,医护人员则凭借专业能力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与康复指导。这种“1+1>2”的模式,不仅提升了风险排查的专业性和精准度,更将管理融入服务,把潜在的隐患消弭于未然。
走访“有温度”,解决民生小难题
走访排查,排查的是风险,传递的是温暖。各派出所在完成既定排查任务的同时,更注重倾听民声、体察民情,一些隐藏在角落的“民生小事”也因此得以被发现和解决。
宜就派出所民警与医生在走访一户人家时,发现其家中线路老化严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且老人行动不便,子女外出务工。民警当即联系了熟悉的电工,帮忙检查并免费更换了部分老旧线路,消除了一个潜在的火患。
像这样在走访中顺手帮助群众修理破损的门窗、为独居老人代买生活物资、调解邻里小摩擦等“分外事”,这在派出所的走访日志里并不鲜见。民警们说:“走访不能只是问情况、填表格,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只要我们看到了、能帮上,那就是我们该做的事。”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让严肃的排查工作充满了人情味,也让警民关系在一次次具体的帮扶中愈发融洽。
成效“看得见”,赢得群众好口碑
“警医联动”入户走访,不仅是风险隐患的“清底”行动,更是一次深入基层的“暖心”实践。它有效掌握了辖区特殊人群的最新情况,为后续的精准服务和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主动发现并协助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小问题,进一步拉近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赢得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实现了“排查隐患、化解风险、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多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