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永仁县应急管理局紧扣“清廉永仁”建设“十大行动”任务,紧密结合应急管理核心职能,以创新机制破解安全监管难题,以闭环管理压实清廉责任,以高效执行锻造硬核队伍,以精准服务践行为民宗旨,以文化浸润筑牢廉洁根基,实现了清廉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清廉生态有效构建,全年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六廉”机关建设根基巩固,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清廉永仁贡献了坚实的应急力量。
突出“政治强廉”,监督护航中心工作。一是创新责任机制。建立并实践“党委统筹、党委书记带头包重点企业、4名班子成员分片包保、N个业务股室联动”的“1+4+N”责任体系,将政治监督具体化、责任化、网格化。二是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化监督。党委班子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下沉乡镇、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46次,推动隐患整改率高达98.6%,解决企业难题38个,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工作要求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主责主业中落地生根。三是全员执法实战锤炼。全局19名持证执法人员100%参与一线监管执法实践,督导检查企业80家123次,排查隐患286条,在实战中强化责任担当和纪律意识。四是“第一议题”学习转成效。全年组织开展第一议题学习48次,理论转化形成“微安全+”网格化治理(推动“大家查、社区喊、部门干”)、低空经济+智慧应急、“小县大城”安全协同治理等高质量报告,破解安全难题的实招硬招,营造风清气正、务实干事的政治生态。
聚焦“业务固廉”,守护民生“最暖一公里”。一是筑牢安全防线保民生。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隐患闭环管理和动态清零,打通安全监管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实施“微安全+”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推动隐患“大家查、社区喊、部门干”,累计排查整治隐患4434项,整改率90%,切实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二是救灾救助精准高效。规范通过“一卡通”发放冬春救助资金634.41万元,惠及受灾群众4.12万人。三是精准预警避险。充分发挥“1262”精细化预报预警机制效能,通过短信、广播、网格员“敲门行动”实现预警信息精准“到户到人”,成功预警避险8起险情,在“8.19”强降雨防御战中紧急避险转移安置群众406户911人,全年实现灾害“零伤亡”。安全生产闭环管理、创新开展无脚本防灾减灾应急演练等经验做法,展现了应急为民的清廉担当。
深化“效能促廉”,锻造应急铁军作风。一是建立闭环工作机制。践行“七天工作法+闭环考核”提升执行力,建立“清单+台账+督导+约谈”闭环落实机制。配套优化干部考核办法,实施“日调度、周督导(提醒)、月对账(谈话)、季考核”,刚性运用考核结果,有效激发队伍活力,全年高效完成重点任务168项,“实干、担当、团结”作风和“立行、精准、高效”执行力蔚然成风。二是厚植廉洁根基提能力。构建“三堂课”(党课、廉洁课、业务课)机制,全年组织党课20次、廉洁课18次、业务课12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6次。将理论武装、廉洁教育与业务技能提升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干部政治“三力”、专业素养和拒腐防变能力,为“清廉应急”建设提供坚实人才基础。
优化“服务助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是精准规范执法。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新型亲清政商关系,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执行年度执法计划,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一企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干扰。二是主动靠前服务。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应急在行动”,全年主动上门服务企业53次,解决困难12个,企业满意度高达98.7%。加强执法人员廉洁教育,明确纪律红线,筑牢亲清政商关系防线。三是注重源头治理。紧盯安全生产、救灾资金管理等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专项督查6次,联合检查7乡镇救灾和风险普查资金严查虚化、空转、隐患整改不实等问题。严格督促企业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和应急预案备案要求,规范审批流程,强化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合法合规,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队伍作风持续向好,干部担当精神和专业能力显著提升,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服务效能明显优化。
强化“文化育廉”,筑牢拒腐防变根基。一是深化“六廉”机关建设。持续巩固政治强廉、思想引廉、制度管廉、文化润廉、监督护廉、业务固廉成果,将清廉要求融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和纪法教育。制定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集中学习研讨8次。利用每周干部职工会常态化学习党纪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警示教育案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35次。三是严格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组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通过政务公开、设置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对重点岗位人员加强日常监督提醒,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全年未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用干净干事的实际行动守护了清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