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就办完了助学贷款,还理清了能申请的助学金、企业资助,孩子上大学的费用终于不愁了!”8月下旬,在永仁县“幸福里・朝阳社区”学生资助中心,居民李大姐拿着整理好的申请材料,脸上的愁云尽数消散。

自8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高峰期以来,学生资助中心提供“一站式”资助服务,将政策与关怀送到群众身边,用暖心服务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托举“大学梦”。
服务下沉“零距离”:让资助事项“家门口办齐”
“让困难家庭少跑路、好办事”是此次社区学生资助服务的核心目标。永仁县“幸福里・朝阳社区”学生资助中心提前通过政府网站公告、校园政策宣讲、社区网格员入户提醒、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确保资助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在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全程代办助学贷款申请、材料审核、合同签约等全流程业务,真正实现“一次都不用跑远”。截至8月31日,永仁县“幸福里・朝阳社区”学生资助中心为601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709.61万元,覆盖2025年新录取大学生及在读本专科、研究生。
同时,工作人员还针对各类奖助政策开展“一对一”解读,协助89名学生申报楚雄州少数民族学子奖、困难学子奖、国家助学贷款奖励补助资金等,合计发放补助25.9万元,帮学生和家长算清“资助明细账”,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多方联动“聚合力”:以“政府+社会”破解求学难题
“国家政策兜底,社会爱心补位,才能让孩子们安心读书。”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资助服务是“政府+社会”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
除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外,学生资助中心还积极对接本地企业、公益组织及爱心人士,为特殊困难学生争取额外帮扶。就读某重点大学的小邓,父亲患病无经济收入,高中阶段全靠奖助学金完成学业。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不仅为他办理了最高额度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还协助其申请到8000元凤凰助学金,并对接爱心人士提供每年5000元生活补助。
截至目前,学生资助中心已联合社会力量实现多重帮扶,为30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8.6万元;为31名2025年高考学子发放高考奖励金额38.6万元,多维度缓解学生经济压力。
温情护航“助成长”:资助之外传递暖心力量
“资助不只是给钱,更要给孩子信心和方向。”在永仁县“幸福里・朝阳社区”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除办理业务外,还格外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鼓励他们正视暂时的困难,将帮扶转化为学习动力,提醒他们珍惜求学机会,未来要用知识回报社会。

“工作人员告诉我,困难是成长的磨砺,这些帮助是让我轻装上阵的,我以后也要做帮助别人的人。”受助学生小邓的话,道出了不少学子的心声。
目前,永仁县“幸福里・朝阳社区”学生资助中心“一站式”服务仍在忙碌运转。截至8月31日,已累计为辖区困难学子落实各类资助资金超792.71万元,用“主动服务”打通了教育资助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一站式”资助服务模式,只是永仁县开展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仁县以建设“一社区、四中心”,打造“幸福里・朝阳社区”为目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通过“四个三”模式,即探索三个整合、实施三色管理、守住三个底线、抓牢三个关键,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精准帮扶和长效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