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栎窝菌上市的时节。在永仁县维的乡的樱桃林下,种植户张启学正忙着采收新鲜的栎窝菌。他的手机不时响起,订货的客户一个接一个。

“张老板,再给我发15箱,今天能安排吗?”电话那头,一位老客户急切地问道。“没问题,下午就给您送去!”张启学一边接电话,一边熟练地将刚采摘的栎窝菌装箱。刚挂断电话,又有新的来电,他笑着对记者说:“这几天订单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
栎窝菌种植户张启学说:“这个栎窝菌种在樱桃树下,不打药只浇水,是绿色产品,群众也比较认可。”

2024年,张启学在自家樱桃树下试种了0.2亩栎窝菌,实现收入6万多元,尝到甜头的张启学今年扩种了1.8亩,预计产量可达4000公斤,收入可达8万多元。目前,栎窝菌主要销往昆明、四川攀枝花等地。
栎窝菌种植户张启学告诉记者:“栎窝菌的市场价格稳定在20至30元一公斤,经济效益可观。之后我打算每15天左右再种一批,保证市场不断货。”

随着林下栎窝菌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张启学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有不少乡镇的种植户都请他开展林下栎窝菌种植技术培训。
永仁县维的乡阿者尼村党总支委员彭贵友表示:“我们村从去年开始探索林下栎窝菌种植,党员和致富能手先行试种,同时也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也是种得非常成功,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所以在去年基础上又扩大规模。不仅如此,我们致富能手张启学还被邀请到其他乡镇开展技术指导。”

栎窝菌喜湿、生长周期短,在樱桃树下,刚冒头的栎窝菌散发着淡淡清香。张启学又钻进菌棚查看新一批菌包的生长情况。林间,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装箱,一派繁忙景象。微风吹过,樱桃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这一林下种植模式既利用了果树遮阴,又让落叶自然腐化成为养料,真正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入”。
近年来,永仁县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制定印发了《永仁县金沙江干热河谷林下经济生态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以“林下草、林下菌、林下药”为主导产业,辅以林间采集和林下育苗、林下养殖,形成“三主两辅”发展格局。2025年,全县新发展林下菌种植面积69亩,其中在宜就镇、维的乡等乡镇的核桃树、樱桃树下重点推广栎窝菌特色品种6亩,努力把林下食用菌种植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以及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