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数字成果赋能、工程治理兜底、群测群防联动、四预系统强化”为抓手,全力以赴打好水旱灾害防御“主动仗”。

超前谋划科学调度,抗旱保供成效显著。2024年10月起,提前分析库塘蓄水情况,制定全县549件蓄水工程及万马河提水工程供水计划,将人饮保障细化至村、组、户,生产用水保障落实到小坝塘以上水利工程。针对旱情发展,研判完善应急供水措施,对季节性缺水地区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保供方案,通过对7个乡镇35个村组56件饮水工程开展3次实地核查和分析研判,采取强化水资源调配、建设应急工程、抽水拉水等措施,累计解决2806人及155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同时,依托灌区物业化管理整合资源,推行管道供水、计量供水,新建集中供水点745处、分户表7000余块,铺设及改线管道15.6公里,清淤修复明渠40公里,春耕期间每日安排17名管护人员、11名技术员驻点服务,有效保障了群众用水需求,减少了干旱对民生和农业的冲击。
压实责任动态排查,紧绷防汛安全弦。面对偏早到来的雨季及频发的强降雨,永仁县入汛前调整充实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落实水库大坝及防汛“三个责任人”,指导乡镇为351座小坝塘发放防汛安全责任卡,完成18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84个重点村组责任人和预警人员更新;建成59个山洪灾害自动雨量站、6个河道监测自动水位站,对84个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135座水库、6座水电站及6件在建水利工程开展隐患排查,21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通过及时整改、制度保障、宣传教育等多举措,有效消除了一批防汛安全隐患,提升了汛期应对能力。
精准施策科学防控,织密小型水库安全网。以小型水库为防御重点,打出“预判+预警+预案”组合拳,严格落实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责任,加密水库大坝、溢洪道等关键部位巡查频次。依托雨水情监测站点及气象预报,提前研判降雨趋势,对超汛限水位水库及时预警并动态调整泄洪方案,重点加强小坝塘、小(二)型水库高水位运行调度,将水位控制在汛限水位1至2米以下,为洪水腾出“安全空间”。

抢抓雨期应蓄尽蓄,库塘蓄水再创新高。在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抢抓强降雨时机应蓄尽蓄。目前全县库塘蓄水量达5997.58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3284.02万立方米,增幅121%。其中中型水库蓄水3141.06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蓄水1654.75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蓄水818.09万立方米,小坝塘蓄水354.76万立方米,为后续抗旱保供储备充足“水动力”。
协同联动全民参与,凝聚防汛减灾合力。协调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雨情、水情、工情实时分析研判,严格落实山洪灾害预警与气象“1262”预警叫应机制。截至目前,全县触发山洪灾害测站预警9次,成功“叫应”12人,预警平台发布短信2156次共计18959条,实现山洪灾害零伤亡。汛期前组织38名新调整技术责任人、132名小型水库巡查责任人开展业务培训,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开展多灾种应急演练,完成7场次乡级综合演练、492次村级群众转移避险演练,2.8万余人参与,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全民参与的防汛减灾格局。
通过全链条防御体系建设,实现防汛抗旱工作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的转变,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了水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