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永仁县以“赏百合、摸鱼、享田园”为主题,推出系列文旅融合活动,成功吸引游客19.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61亿元,游客量与旅游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15.3%和16.7%,其中,方山景区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共接待游客7.72万人次,同比增长7.8%,实现门票收入109.80万元。从方山百合嘉年华到外普拉古村探秘,从龙潭泉居民宿体验到非遗文艺展演,永仁以多元业态、深度体验和暖心服务,打造了一场文化与自然的假日旅游盛宴!

方山百合嘉年华:自然与艺术交织的假日乐园
国庆期间,方山景区化身为百合花的海洋。16万株“晴天”“阿曼达”“钻石派对”等八大品种百合呈梯田式绽放,形成层次丰富的立体花海,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9000人次。游客徐女士赞叹:“在抖音上刷到花海视频,实地来看更震撼,花香漫山,拍照根本停不下来。”

除了赏花,方山还打造了“森林生活艺术节”。来自云南、四川等地20所高校的音乐社团在草坪区轮番献唱,民谣、摇滚、器乐演奏让青山绿水间回荡着青春旋律。同时,森林艺术画展将画作巧妙悬挂于林间,让游客在自然怀抱中领略艺术逸趣;文创集市上,郁金香毛线饰品、非遗漆扇、三国人物卡通等创意产品热销,充分彰显了文旅融合的创新活力。

沉醉外普拉:篝火照见古村的乡愁与野趣
在外普拉村的夜晚,篝火燃起,彝族左脚舞跳响山谷,村民与游客围火共舞,欢快的舞步声和彝族小调在山谷回荡,熊熊火光映照一张张笑脸,大家都沉浸于彝乡的热情与淳朴,让这场篝火打跳成为体验彝族风情的难忘之夜。

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彝族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夯土建筑、古朴的石板路和如画的田园风光,吸引着游客们悠然漫步、寻踪探秘。乡村书店、咖啡馆、民宿点缀其间,让古老村落焕发“可游可居”的新生机。国庆期间,外普拉推出住宿8折优惠,进一步拉动了过夜游消费。

宜就龙潭泉居:民宿经济点亮乡村振兴新路径
宜就镇龙潭村推出的“龙潭泉居”精品民宿,成为“双节”期间的一匹黑马。6栋依势而建的民宿、26间客房,国庆前三天全部订满,后续入住率超90%。游客陈先生称赞:“推窗见山、呼吸鲜氧,这才是度假该有的样子。”店长邓荣林介绍道:“我们在保留老房外墙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内饰简约实用,让游客既能怀旧,又能享受新体验。”

龙潭不仅提供“荷塘垂钓”“林下赶海”等田园体验项目,还推出了亲子乐园、原创音乐会、篝火打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了“住宿+体验+文化”的多元消费场景。10月1日晚,永仁宜就龙潭的露营草坪摇身一变,成了音乐泉畔,“彝韵龙潭”泉畔音乐会热烈开启,汇聚了返乡青年与滇川独立音乐人的力量,彝族古老歌调与现代节奏在此激情碰撞、完美交融。星空下,篝火旁,传统与潮流在歌声中交织,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独具民族风情的视听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龙潭创新推行“店长+乡村CEO+村民”运营模式。本地培养的“乡村CEO”黎新润表示:“我们的使命是将乡土文化转化为市场价值,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全域联动:志愿服务+宣传营销,塑造暖心旅游品牌
节前,永仁通过“永仁融媒”“文旅头条”等平台滚动发布活动信息,以短视频、图文并茂的形式预热市场。假日期间,全县设立6个志愿服务点,60名志愿者累计服务300小时,惠及游客5.5万人次,营造了“放心来、暖心游”的市场环境。

为破解游客交通难题,“双节”期间开通了火车站至方山景区的摆渡公交,实现了“动车+景区”的无缝衔接,赢得了游客的一致赞誉。山东游客董女士表示:“一下火车就看到去景区的直通车,非常方便。”

此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推出“月满国庆·浓情中秋”文艺演出,图书馆举办线上作品展与节气谜趣会,全民健身中心开展气排球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假日文化供给。
文旅融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永仁“双节”旅游的火爆,源于其对“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现代体验”的深度文旅融合。方山以花为媒、外普拉乡愁引客、龙潭以宿留人,形成了互补互促的旅游格局。同时,交通接驳优化、志愿服务跟进、安全监管到位,“双节”期间,永仁县无负面网络舆情,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共同构建了“放心游永仁”的品牌形象。

随着“双节”落幕,永仁的探索仍在继续——如何让“一时火爆”变为“长久活力”,正是这座小城下一步要书写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