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法制年度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司法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职能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八五”普法规划)工作,持续稳步推进学法用法向纵深发展,不断强化政治担当,积极开展农业农村行业领域法制规范整治,以抓好涉农法律法规的普及为己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法责任制落实工作取得成效。现就年度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筑牢思想基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建立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工作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基础法等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日常教育培训、党员学习重要内容,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农业农村法制建设实际成效。一年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3次,干部职工日常教育累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10场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精神1场次,进一步做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坚持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提高局班子成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坚持示范引领,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1.加强统筹领导。充分发挥局党组在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局主要负责人8次主持召开党组会、班子会议,带头研究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重点举措。2.加强工作谋划指导。制定《永仁县农业农村局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法治建设重点工作。3.落实年度述法。在年度述职报告中,将法治建设列入年度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落实述法要求。
(三)健全依法决策,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依法行政。1.加强合法性审查与备案。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审查工作有关规定及要求,对以前制定且未过期或废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开展合法性审查1件,其中,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1件,合同审查29件,规范性文件备案1件。2.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对照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有序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现行政策和规定。对规范性文件1件、合同29件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对发现我局存在涉嫌违法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1件文件及时进行了修改完善。3.强化法律顾问制度。在我县统一聘用法律顾问的基础上,我局选聘专业法律顾问1名,涉及规范性文件起草、重大行政决策、应诉案件、信访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相关合同事项签订,均征求法律顾问意见。法律顾问参与我局涉法涉诉事项达50次以上。2024年行政复议2件,行政诉讼案件1件,单位领导积极出庭应诉。
(四)强化法制宣传,不断优化依法治农的环境。1.积极开展“八五”普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对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细化分解,以宪法进农村、法律七进、农民丰收节、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执法大练兵、高素质农民培训、田间学校、惠企利民政策下乡等活动为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对基础法和与农业农村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场次,受众群众累计达2500人,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份。2.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将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作为畅通农村普法“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2024年遴选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28人,目前全县已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00户,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完成率100%。
(五)强化服务改进,努力实施高效便民服务。1.推进改革。落实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常态化要求,我局现有政务服务事项34项,2024年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164件。其中受理农药经营许可证31件,完成了全县109户农药经营户的信息采集和进货、销售台账数据统计工作,并在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使用农药追溯管理系统,使用率达100%;共办理拖拉机注册登记55台、辖区外转入2台、转出辖区外登记7台,辖区内转移登记8台,注销登记62台。检验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711台。初次申领核发驾驶证32本,恢复核发驾驶证4本,到期审验换发驾驶证207本,吊销驾驶证3本,超期未换证注销73本。2.全面推行随机公开监管。制定《2024年度永仁县农业农村局双随机抽查工作计任务》,全面推行随机公开监管。动态调整完善市场主体名录库(257家)、执法人员名录库(38人),制定部门监管和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实现“进一次门,查多样事”,减少对涉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过多干预,促进农业农村公平公正执法。2024年共开展双随机抽查2项6户,已抽查市场主体6户并公示,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对抽查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格惩处。严格落实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机制,探索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隐性壁垒防范事项,推行每月26日至月底为涉企检查“企业安静期”工作机制和“一业一查”部门监管工作。“企业安静期”涉企行政检查计划262次,检查经营主体262家。
(六)强化农业农村执法,切实维护农民和群众的利益。1.扎实推进行政执法质量三年提升行动。重点围绕农业农村投入品、畜禽养殖屠宰、渔业和农机等方面加强日常执法检查工作。年初以来,开展农产品质量提升整制、“绿剑护粮安”、“农机执法护春耕”、“渔政亮剑2024”和长江流域禁渔禁捕等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33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42个(次),立案19件,结案18件,土地违法图斑线索移交乡镇案件12件。开展金沙江十年禁渔水域岸线巡查12次,开展养殖库塘隐患排查暨安全生产检查73个。开展农机安全执法检查活动119次,检查农业机械983台次,排查整改农机安全生产隐患点57个,开展种养殖业领域行政执法检查3次。开展田间病虫害宏观和定点调查26次,病虫害田间普查9次,展蔬菜繁制种产地检疫23场次,检疫面积2066亩,共开展动物产地检疫65765头,检查屠宰场2个,交易市场2个,上市销售肉品持证率达100%。全县直连直报备案60户规模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全面纳入监管。2.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主动运用调解、和解等手段,及时依法依规化解涉农争议等各类矛盾纠纷。上半年接待群众反映涉及种植大麦、草莓、贡菜、白菜等种子质量和种植环节技术问题7批次,通过田间调查,组织协商弥补群众经济损失3.1万元,田间采取补救措施挽回经济损失50万元。充分利用“12345”政府热线电话平台,直接受理群众投诉2件次,办结率为100%,及时便捷妥善解决群众诉求,达到了稳定一方的目的。
(七)强化执法培训,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1.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执法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全面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41人通过执法资格考试,持证上岗。2.开展执法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制定县、乡涉农执法人员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在编在岗执法人员法律培训时间60学时以上,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执法人员骨干培训班4场次,开展岗位练兵活动2场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2次;组织乡镇现场(案例)教学8场次、模拟执法8场次、研讨交流评查1次,着力提高农业农村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指导工作的能力。
(八)强化行政执法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和行政执法保障。全面梳理农业农村行政执法事项,形成清晰的事项目录,为执法人员提供明确的执法依据。行政许可13项,行政处罚262项(其中赋权下放乡镇31项,保留231),行政许可30项,行政强制20项,行政征收4项,行政检查20项,行政确认1项,其他行政权力6项。切实把“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推广应用作为深入推进加快依法行政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落实,已分配账号到相关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培训,熟练掌握平台的操作流程,充分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执法流程、提升协同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九)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按照《云南省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和强化行政执法保障等重点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农业农村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2024年案件集中评查2023年案卷9卷。2023年至今,已向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汇报4次,传达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听取行动计划工作推进情况,聚焦永仁县农业农村行业领域执法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弱项,对标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探索“伴随式”执法,把握好执法温度、力度、尺度,解决各类执法突出问题,切实保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法制建设工作有待强化。法制工作人员力量较弱,业务工作相对较重,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知识架构均存在不足和短板。
(二)法制宣传工作仍需加强。农业农村普法点多面广,工作量大,全面、深入、持续开展工作困难,在制度措施、宣传手段、学习方式上缺乏创新,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
(三)执法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现有农业农村执法人员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县农业农村执法部门法制人员不足,存在人员少、执法设备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执法队伍履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筑牢法制理念,夯实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基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加强对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的理念教育,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在法制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分级分层落实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守法,积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把对宪法和法律的尊崇和敬畏转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预防化解矛盾,引导和支持人们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律按程序维护权益,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学法、用法。
(二)强化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保障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依法治农、依法护农,加大农资质量、动植物疫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着力规范农业农村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农业农村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三)增强行政审批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法制营商环境。深化法制改革实现权力事项动态管理、规范运行,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范围、管理流程和监督方式等事项内容,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坚持“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原则,精简行政许可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减少审批流程,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审批监督,推进农业农村行政审批服务高效便民。
(四)加大普法力度,推进法制水平提升。认真落实中心组、领导班子会前学、周一例会学的普法制度,提升全系统工作人员法制观念,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素养。根据基层群众的需要和心理特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分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等活动,培养基层法制“明白人”,以“示范户”和”明白人”带动广大群众普法学法。
永仁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