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永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仁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索引号:1153232701517648x4-/2022-1212001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发文日期:2022年10月28日 主题词: 文  号:永政办通〔2022〕34 号 成文日期:2022年10月26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永仁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10月26日

永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此件公开发布)

永仁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健康永仁、幸福永仁建设,根据《全民健身条例》《楚雄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永仁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健康素养进一步增强,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基本补齐既有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全县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覆盖并向自然村延伸,体育设施类型多样且方便可及,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加丰富,各运动项目参与人群持续提升,健身氛围更加浓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8.5%。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持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推进县、乡(镇)、行政村(社区)和自然村四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以上人数比例为92%。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名,带动全县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

1.着力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制定全县体育发展规划,新建1个游泳馆、1个体育公园、2条以上全民健身步道、建设2个以上乡镇全民健身中心,20个以上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鼓励利用存量土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围绕城市15分钟体育健身圈场地建设要求,与小区主体工程同规划,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不断满足人民健身需求。

2.建设“大健康”步道。整合各类城市慢行道、绿道、健身步道、旅游步道、登山步道,大力推进覆盖全县、便民可达的“大健康”步道系统,兼顾步行、骑行、登山、轮滑等健身功能。编制步道规划需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管控要求,与居住环境整治、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实施。改造升级符合条件的公共慢行路段,使其具备健身功能。推动旅游景区沿线服务与健身步道配套设施建设。

3.提高公共体育场所开放服务水平。结合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消防安全、消毒、保洁服务、适老适残等需求,规划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改造维护,推进和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机制和信息化服务系统,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向全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探索研究公共体育场馆运维模式,积极争取资金不断提升、改造体育场馆健身环境、设施设备。落实体育场馆维修、维护、保洁服务等免费开放经费保障,认真做好体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服务工作。不断提升体育场馆使用效益,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试点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在本区域公共体育场馆配置急救设备并开展相关培训。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社会和校园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有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80%。

(二)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

1.着力构建县、乡(镇)、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独立法人组织转变,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推动、优化和发挥各级单项体育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功能,创新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开展模式。

2.壮大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努力形成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指导站、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服务人员环环相连的全民健身服务组织链条。鼓励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专业体育人员参与全民健身指导,打造地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加大高危体育项目的群众健身专业指导人员培养力度。支持民族体育、健身指导、赛事组织、志愿服务、应急救援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加强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通过对公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

(三)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丰富

1.全面实施“健康中国2030”总体发展战略。依法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向农村延伸。以乡镇、农村、社区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着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重点人群、项目发展。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每年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使健身活动项目更加丰富。规范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报备、举办、安全保障、绩效评价等服务标准,统筹做好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组织科学健身“众参与”活动。持续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推动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健身、科学健身。发挥各级老体协、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的组织引领作用,带动老年人、职工、青年、低龄儿童、妇女、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开展篮球、足球、排球、气排球、健身气功、环城跑、健步走、柔力球、象棋等健身活动。举办好永仁县全民健身周末赛、“工运杯”职工运动会等群众喜爱的体育赛事。推广普及广播体操、民族健身操(舞)、健身气功等工间操。面向农村留守妇女、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开展公益性体育活动。

(四)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为契机,推动体育与旅游、运动与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体育培训、用品销售、体育彩票等为主要支撑,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为重要补充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提升体育用品、体育健身等传统体育消费,开展体育消费试点工作。

(五)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1.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专项行动。建设全县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能力,常态化开展全县国民体质监测及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持续推广普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对各人群进行体质测量与评定、运动能力评定和健身指导、咨询和讲座。建立科学健身指导专家服务团队,制定科学健身活动指南,推广科学有效的体育健身方法。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构建体医融合的体质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探索运动处方纳入人群体质干预计划,国民体质测定纳入健康体检,运动处方师在社区医院志愿服务等体育卫生融合试点工作,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问题的运动干预,推进教育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推广健身气功、太极拳、武术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提升中医传统保障服务能力。

3.推动体育教育融合发展。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保障中小学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大力发展校园三大球二小球,广泛开展各级赛事活动,构建从小学、中学相互衔接的课余训练体系。广泛动员、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形成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丰富学生体育锻炼形式和内容,做好围棋、科技模型、球类、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工作。推动青少年竞赛和校园竞赛有机结合,打造体教合一、竟群结合的新型青少年竞赛体系。

4.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全域规划体旅融合发展布局,着力发展时尚运动促进体旅融合,重点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大力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加快发展汽车自驾游运动促进体旅融合,因地制宜建设体旅融合基础设施,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国家和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户外运动基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等设施。打造体旅融合产品体系,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旅游精品景区、路线、赛事、目的地等,构建体旅融合服务体系。

5.推动民族体育与国际民间体育交流交往融合发展,加大民族体育工作开展力度。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推广蹴球、射弩、陀螺、磨秋、秋千、板鞋、舞龙舞狮及直苴“赛装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日、节假日、民族传统节庆和各级体育赛事活动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具有永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体育健身与赛事活动。积极组队参加省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支持各乡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活动。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开展群众性民间交流交往活动。以健身气功、武术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为先导,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搭建体育交流平台,积极促进民间体育交流和对外开放。

三、保障措施和组织实施

(一)加强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国务院、省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本实施计划,把实施计划作为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充分发挥部门协调联动作用,强化部门责任意识,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将增强人民体质作为四个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

(二)加大全民健身事业投入。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对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全县农民运动会、组织参加州级各项比赛等重大全民健身活动给予经费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

(三)加大体育法制保障力度。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省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促进全民健身与精神文明、公共文化、卫生健康、教育科技、养老助残等相关制度建设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

(四)建立全民健身活动制度。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制度化,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行业系统、社会团体、体育协会要定期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和竞赛,并形成竞赛制度,大力举办县级和乡镇村综合性的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职工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幼儿运动会、民间民俗传统体育大会、全民健身周末赛等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竞赛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月(日)系列健身活动。

(五)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率。公共体育设施逐步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率。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全民健身的内容,扩大竟技体育的群众基础。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组织体系,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立足基层,示范推广活动与日常健身指导服务活动有效结合,推广实施多元化服务项目,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树立崇尚互助、强健体魄的良好社会风尚。

(七)组织实施。本实施计划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县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动实施。各乡镇、县级部门要依照《全民健身条例》和本实施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乡镇、各部门的全民健身实施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县教育体育局要牵头不定期对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全面评估,评估结果报县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