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宜就镇深入推进“两污”专项治理 助推生态环境提升

日期:2023年08月16日   作者:杨振丽、马境   来源:沃土宜就    点击:[]

农村“两污”怎么治?宜就有办法。宜就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永仁县委 永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永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的通知》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

一是直面问题不回避,勇于破题动真格。宜就镇党委、政府针对宜就污水处理厂闲置和集镇生活污水直排木马河等省委巡视反馈和历史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从2022年5月开始对集镇污水源进行地毯式摸排细化治理措施,按照“一片一策、一户一策、一点一策”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施工,截至目前,共整合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完成了集镇9个片区10个自然村,近4.5公里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对集镇范围内所有污水口实现应纳尽纳,实现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敏感区域村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其余自然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和资源化利用;对街子水库至木马河库尾长期侵占河道的水生植物、垃圾进行了清理,历史性处理了 木马河污染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扭转了不利局面,截至目前污水处理厂已正常运行,集镇污水收集实现全覆盖,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各级督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破解了污水处理厂多年闲置和污水直排木马河的问题。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镇区和村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处理设施覆盖率、垃圾处理率达100%,消除农村地区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统一处理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启用拉利坪、他克等9个村生活垃圾中转站,由县级统一收运后集中处理;启用外普拉垃圾焚烧厂,定期集中收集焚烧火把、他的么、外普拉3个村生活垃圾,加快推进宜就镇农村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积分兑换、定时清运、规范处理”,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是学习借鉴好经验,因地制宜订方案。年初全县“两污”工作现场会后,由党政班子成员带队组织部分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施工单位到牟定县潘猫乡、江坡镇、凤屯镇、共和镇等乡镇考察学习“两污”治理先进经验。通过学习,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和发动群众”是做好农村“两污”治理工作的有效抓手。结合实际,全镇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坚持“因村施策”,通过组建“镇技术专班+村组工匠”队伍,对全镇农村污水、垃圾情况进行全面溯源排查,全面综合研判。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镇12个村委会、121个村民小组、103个自然村摸底调查工作,精准核查出每户污水排放、村内管网现状、排水现状、垃圾处理现状等情况,根据各村“两污”治理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轻重缓急原则,制定完善了镇“两污”治理工作“四个清单”,共排查出全镇污水治理重点村32个,涉及1713户5960人,计划总投资731.62万元,其中:第一批涉及环境敏感区11个,623户2276人,投资260.52万元;第二批非环境敏感区21个,1090户3684人,投资471.1万元。根据宜就镇农村特点和群众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推进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法,聚焦源头管控,做好“户”减量工作;加强易腐垃圾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协调推进易腐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和建设一批综合处理利用设施;做好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建立以村级回收网点为基础、镇、县分拣中心为支撑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强化有害垃圾收运处置,探索总结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充分结合镇、村、组、户实际,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继续推行纳管与就地就近治理模式,补齐管网建设短板,实现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鼓励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层次。

三是做好示范样本村,典型引路找办法。为确保“两污”工作有序推进,宜就镇坚持典型引路,在全镇选取有代表性的示范样本村先行先试,逐步探索出了“两污”治理“1+6”新模式。“1”即,一套机制管垃圾。坚持因地制宜、农民主体、试点先行、长效管理,制定印发了《宜就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积分兑换、定时清运、规范处理方案》,实现了“以集镇为中心,依托物业公司管理,在全镇12个村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积分兑换、定时清运、规范处理’”的垃圾管理运营模式。及时修订完善了宜就镇“门前三包”“街长”“村组月清扫”“农户日保洁”“农村人居环境与‘红黑榜、政策享受、推荐评选相结合”等7个专项制度;采取“农户出一点、村集体补一点、财政资金奖一点”等措施,在每个村建立垃圾回收点和回收队伍,制定了垃圾“回收日”,保证了各村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置。截至目前全镇12个村均建立了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固定的垃圾定期清运制度,垃圾清运费收取实现全覆盖。“6”即,六种模式治污水。宜就镇不断总结户厕改造、集镇污水治理、示范村样本分析等工作经验,对起差拉示范村84户172人,开展污水治理示范样本村建设,按市场价预算总投资57.38万元,实际结算投入38.84万元,比市场项目总承包建设节约18.54万元,户均投入4623元,节约32.3%。同时,通过与同等规模的牟定县牌坊村相比,牌坊村户均投入4849元,宜就镇宜就村起差拉示范村比牌坊村每户节省226元,通过试点样本分析,我们逐步探索出六种符合宜就实际的污水治理模式。第一种模式:采取集镇污水纳管模式。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厂,将集镇周边10个自然村污水应纳尽纳,统一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标准后用于农业灌溉。第二种模式:采取微生态潜流湿地模式。(例如:外普拉大村、宜就起差拉)将无法纳管污水处理厂的村庄,通过污水预处理后由配水管均匀投配到微生态潜流湿地处理单元。通过填料和植物根系上的水处理功能微生物的降解以及植物根系吸收等去除有机物、氮磷等,用于稻田灌溉和鱼虾养殖。第三种模式:采用原位生态净化槽模式。(例如:宜就老村新队、子鲁的新队)污水进入隔油(或沉淀)一体池,通过过滤和沉淀作用去除杂物、悬浮物和油污;经初步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净化槽内,自下向上流动,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净化槽内的过滤介质吸附、截留,利用负载在填料上的好氧菌、厌氧菌等生物的联合降解作用实现污水净化处理。第四种模式:采取生物氧化塘处理模式。让污水归位,变成可利用资源。用于房前屋后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灌溉用水,实现污水就地资源化利用。第五种模式:采取农户沼气模式。把一些不具备纳管处理的村庄污水引入沼气池,综合利用好沼气池实现节约能源、改善和保护环境,减少化肥使用解决面源污染的问题,也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和带动饲养业的发展。第六种模式:采取户厕改造补助发动群众参与解决的模式。针对火把、阿朵所等山区村庄,人口少且户数不集中的地区,积极发动群众通过户厕改造实现每家每户自我消耗处理污水,用于房前屋后果园灌溉用水,实现污水就地资源化利用。

下一步,宜就镇继续以争创“全县最干净、最美丽乡镇”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措施,坚持因地制宜,继续做好农村“两污”治理工作,持续巩固好“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积分兑换、定时清运、规范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成果,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常态化;不断总结优化方案,持续推进各村生活污水治理,最终实现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新目标。

上一条:永仁永定镇大坝村:旱厕改造“盯着干” 环境提升“向前看”

下一条:永仁永定镇:开展“党建+河湖长制”暨绿美河湖建设义务植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