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烟火气里的安稳,是田埂上的踏实,更是傣乡百姓心底最暖的期盼。在永仁县永兴傣族乡,一座“一站式”综治中心如同一盏明灯,将这份期盼化作看得见的幸福图景。今年以来,永兴傣族乡深挖傣族文化底蕴,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支点,在青山绿水间织就了一张矛盾化解、平安守护的“永兴网络”,让民族乡的治理答卷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小中心”托起“大民生”,家门口的“解忧站”暖心
走进永兴傣族乡综治中心,功能清晰、便捷高效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再是条块分割的“衙门”,而是解决群众烦心事的“终点站”。秉持“一中心多用、小空间大服务”理念,精打细算盘活资源,投入2.42万元优化布局。敞亮的28平方米群众接待大厅,法律服务、公安派驻、信访接待、综合协调4个窗口“一门受理”;温馨的20平方米多元调解室,巧妙融合接待、心理疏导、分析研判、网格服务、指挥调度等多重功能;高效的12平方米综合办公室,保障日常运转顺畅。自今年5月20日启用以来,这里已精准解答法律咨询17次,成功化解纠纷6起,化解率100%,疏导群众心结15人次,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解忧站”。

“前遇到纠纷不知道找谁,现在好了,有了这个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方便又高效!”村民李大哥感慨道。依托“雪亮工程”,12个村委会、77处重点区域的治安动态尽在掌握,为傣乡装上了“智慧天眼”,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守护。
织密解纷网,矛盾化解驶入“快车道”
矛盾纠纷化解是平安建设的关键。永兴傣族乡精心编织“解纷网”,让矛盾化解高效便捷。在综治中心,群众来访、来电、来信或线上反映问题,只需“进一扇门”,专业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精准分流至责任部门。构建“网格初调—村复调—乡终调”的三级调解网络,引入乡贤、法律顾问、法治副村长等“第三方力量”,为调解注入公信力与专业智慧。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群众满意度成为最终标尺。
“以前调解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省时又省力。”法治副村长老起说,“我们还参与调解,用专业知识和公信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源头筑防线,多元共治激发新活力 永兴乡坚持防患于未然,将综治中心打造成风险防控的“前沿堡垒”。深化“基层党建 + 网格联防”机制,12个村级综治中心、385个微网格如同灵敏的“神经末梢”,乡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微网格员化身“平安触角”,每月主动走访排查,力求矛盾隐患“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理”。建立“周排查、月报告、月研判”机制,复杂问题由乡党委政府牵头“会诊”,联动各方集中攻坚。

结合“八五”普法,线上“指尖普法”、线下“抬眼学法”,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制办等“普法小分队”深入村寨、企业、学校,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专业法律顾问、法治副村长“送法上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融合升级,平安傣乡启新程
永兴傣族乡的创新实践,正擦亮“平安永兴”的底色。站在新起点,乡党委政府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引擎,推动社会治理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催生“1+1>2”的效能,为傣乡百姓的安居乐业、全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夯筑更加坚实、更有温度的安全稳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