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全镇“两污治理”项目管理、农村污水治理信息公示,让群众充分享有村庄污水治理知情权、提高污水治理设施安全防范意识,并进一步普及污水治理管理维护要求、增强群众监督力度,立足工作实际,各完工项目建立“一书四牌”资产移交管理,创新设计农村污水治理村庄信息宣传牌、警示牌、治理户标识牌、管网标识牌,并在全镇推广。
制定签订项目移交书。全镇“两污治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把“两污治理”公共部分项目作为固定资产移交村组管理,实现有人管。

制定安装农村“两污”治理宣传牌。把村庄治理基本情况、治理户分布图、项目治理过程图片、污水治理等环保问题举报方式、污水治理村规民约、管护要求等作为内容,充分展示村庄治理成效。

制定安装安全警示牌。按照“一池一牌”原则,对所有污水收集、处理站点安装警示牌,包括:站点名称及非工作人员严禁破坏、禁止入内、当心跌落、当心有毒4个警示标牌,提醒群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制定安装治理户标识牌。按照“一户一牌”原则,对污水治理达标的住户全部贴牌公示,内容包括:治理年度、治理户编码、户管护须知、县镇村三级服务保障电话张贴治理户标识牌,便于分辨治理达标户,验证村庄治理覆盖率,方便群众反映服务需求,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制定安装管网标识牌,在排污口、管网节点处设置管网标识牌,便于检修,提醒人员注意避让和保护。四张标识牌涵盖了治理户编码、管护要求、服务电话、村规民约、安全警示、治理户分布图、项目治理成效图片等农村污水治理重要信息,切实保障了信息公示内容的规范性、统一性、全面性,将为持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扎实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宜就镇完工“两污治理”21个村民小组,签订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移交书27份,安装“四牌”42块。
宜就镇“两污治理”一如既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覆盖、争一流”的工作基调,严格执行重建、重管、重服务的工作方针,按照一二三梯队推进全镇“两污治理”,重点完成农户“三股水”收集处理,即厕所(洗手间)、畜圈、厨房污水并集中处理,达到“三不到”,即看不到粪污,闻不到臭气,听不到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