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乡镇动态

自然美术馆—外普拉的稻田艺术画

日期:2023年09月26日   作者:王榕萌   来源:沃土宜就    点击:[]

稻田,作为人类与自然的古老契约,见证了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共生,世界上无数的美丽景色也由此诞生,千年外普拉也不例外。

外普拉保留了最古朴的传统村落风貌,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观光资源,同时保留了人工水稻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每个季节在外普拉的稻田里都有不同的景色,外普拉的儿女用大自然的馈赠,把如今的幸福生活、美好愿望绘在稻田里。每年的3月,大家就集思广益,开始构思设计外普拉生态稻田画作的主题、图案,把外普拉最美乡愁、人文特点、民族文化等用彩色生态水稻图画展现出来。待到插秧的日子,村民和志愿者按照设计好的图画,把不同品种的水稻插在预先标记好的位置上。以绿色的水稻作为“画布”背景,执黑紫黄红等不同颜色的彩色品种为“画笔”,以草扎的精神,在画布上绘出原始质朴的图案。

从党的政策到彝族文化再到特色图画,外普拉稻田画作的题材与元素也越发丰富起来。每年的8到10月,是观光外普拉稻田画作的最佳时节,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千里迢迢来到外普拉观景台,纵览永仁大桥、仙人赶石、传统村落、稻田画作等景观,俯身惊叹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画卷。

稻田风光的变迁,背后可见的是乡村经济的发展。外普拉有着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村民仍然保留着传统水稻种植的习惯。2017年外普拉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SDGs在中国的示范村,大力支持外普拉村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可持续的生计体系,以提高农户的收入实现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减贫。因此如何逐步把外普拉转变为更加绿色可持续和更加多元的示范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外普拉稻作复兴项目通过逐步扩大外普拉大村河谷农田水稻种植,加强农村基本农田保护,不断转变村民思想观念,保障当地粮食生产安全,同时探索具有外普拉特色的三产融合模式,让村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优化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

傍晚走在外普拉田埂上,具有河谷特色的湿热晚风拂过脸颊。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是绿中掺黄的稻田。稻米微垂即熟的姿态,带着一丝夏日既去的伤感,更有着秋实的滚烫馨香。而外普拉大村,就伫立在这片田野身后,淹没在夜色里的身影,如同他千年的历史,孤独而深沉。

来外普拉吧,把自己放逐于旷野,回到那片稻田里,隐姓埋名。做一株稻子,以谦卑的姿态,致敬这片坚实厚重的土地,坚守生命的诗意与远方。

观景建议:自驾游从宜就镇出行约11公里至外普拉观景台鸟瞰

咨询热线:外普拉乡村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 18387802509

上一条:宜就镇他克村:群众齐参与,环境更美丽

下一条:宜就镇水域滩涂养殖证办理政策进村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