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乡镇动态

维的乡:以“党建+”模式引领乡村振兴

日期:2023年06月26日   作者:杞昱璇   来源:维的乡党政办    点击:[]

维的乡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总体目标,奋力促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产业,筑牢乡村振兴之“基”。维的乡因地制宜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新路子。选准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多点发力,做大做强全乡产业,做特板栗、樱桃两大特色产业。2022年以来,七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53.7万元,其中的鲁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8万元;预计2023年大保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60万元,7个村合计收益预计达180万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党员先行、党员包保产业发展薄弱户等方式,实行经济林果统防统治。2023年全乡樱桃产量3500吨、产值6200万元;以3个千亩板栗科技示范园为样板,扎实开展板栗提质增效,全乡板栗虫果率控制在5%以内,以党员带头探索,在么吉利板栗核心示范区自主架设喷灌1000余亩。

党建+人才,筑牢乡村振兴之“力”。维的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人才“选、引、育”三个关键点,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强化村组干部队伍担当,2023年先后调整村委委员2人、小组长1人,储备后备人才4人。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电商”的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精心引进培育乡贤人才,统筹推进乡土人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发展壮大“本土军”队伍,重点从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致富能人中深入挖掘,建立维的乡“万名人才兴万村”人才库及“五老”名册,努力培养更多“土专家”“乡贤”,激活人才振兴“一池春水”。

党建+文化,筑牢乡村振兴之“魂”。维的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厚植乡村文化底蕴,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利用文艺演出宣传队、乡村大舞台等文化阵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引导广大群众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将乡村文化融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党风廉政长廊等。坚持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以“五美”为载体的新一轮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示范效应,强化典型宣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

党建+生态,筑牢乡村振兴之“形”。维的乡积极探索“党建+生态”发展模式,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8支,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场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20余次;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为青山增“绿”,为河水留“白”。截止日前,维的乡光伏板下栽桑覆盖面积600亩,年内共完成义务植树1000余株,植绿增绿为生态建设增添绿色动能。

党建+组织,筑牢乡村振兴之“本”。维的乡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培养村“两委”干部,持续提升党群服务能力,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快步走”。选优配强“领头雁”。坚持需求导向,优化“两委”班子结构,注重把能力强、素质高、有文化的优秀人才吸纳到两委班子中,全乡“两委”班子49人,平均年龄3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33人;实施农村领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定期集中对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培训,实现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制定《维的乡常态化开展党代表活动方案》,激励党代表履职尽责创先争优;党员先行,带头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带领群众创业增收,架起党群“连心桥”,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维的乡将坚持聚力党建责任落实“常态化”,聚力产业发展“规模化”“生态化”,聚力乡村治理“现代化”,聚力人才培养“多元化”,以“党建+”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上一条:永仁县维的乡:桃李满园香 托起致富梦

下一条:莲池乡有偿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助力“四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