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乡镇动态

宜就镇立足实际实现农村污水治理生态化

日期:2023年03月30日   作者:王榕萌   来源:沃土宜就    点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十四五”期间,在乡村振兴和碳中和的背景下,生态化治理模式成为农村污水处理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宜就镇坚持把农村“两污”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以资源化、生态化、可持续化为导向,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更符合宜就农村污水治理的新模式。

“如果能充分发挥农村特有的生态资源禀赋,通过生态化治理和EOD模式来治理农村污水,实现融钱、省钱,可以有效缓解“资金难”这一痛点。”为了解决宜就农村“两污”问题,外普拉以可持续发展目光为视角,探索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生态治理技术。通过采用微生态潜流湿地模式,把污水首先收集至隔油(或沉淀)一体池进行预处理除去悬浮物和油污,预处理后污水由配水管均匀投配到微生态潜流湿地处理单元。通过填料和植物根系上的水处理功能微生物的降解以及植物根系吸收等去除有机物、氮磷等,不仅能用于稻田灌溉,还可以用于鱼虾养殖,在积极改善外普拉大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宜就村老村新队也有自己生态化治理污水的新模式——原位生态净化槽。通过建立隔油(或沉淀)一体池,污水排入后通过过滤和沉淀作用去除杂物、悬浮物和油污,经初步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净化槽内,自下向上流动,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净化槽内的过滤介质吸附、截留,利用负载在填料上的好氧菌/兼性菌/厌氧菌等生物的联合降解作用实现污水中污染物的深度净化处理。原位生态净化槽模式不仅满足了老村新队分散式污水处理的需求,同时经过处理的水可作为有机肥浇灌菜园、植物等,实现生态循环利用。

除此之外,宜就镇还采取了生物氧化塘处理模式、农户沼气模式。这两种模式也能让污水归位,变成可利用资源,通过把一些不具备纳管处理的村庄污水引入氧化塘、沼气池,用于房前屋后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灌溉用水,不仅改善和保护环境,也能减少化肥使用解决面源污染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和带动饲养业的发展,实现污水就地资源化利用。

上一条:为赛装添绿,共建绣美中和

下一条:【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楚雄永仁|中和镇:凝心聚力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