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又是一年赛装时,直苴山街焕发新活力。

监管护航提升包容度。组建市场监管工作专班,超前行动,统一规划了74个固定摊位,划分为小吃区、彝绣区、百货区,两列整齐的青棚将直苴商贸街打扮得更具彝家特色,实现颜值和能力双提升,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在赛装赛美中享受极大的便利。青棚之下,忙碌的身影、拥挤的人群将人间烟火演绎得淋漓尽致。深化为民服务,灵活安排增设11个临时摊位,提升监管温度。来自昆明、大理及楚雄周边的商户,在正月十三就已先后入驻,赛装节当天有24户小吃、12户彝绣、49户百货共85户摊贩开展经营,部分经营户反映春节前就已到直苴实际考察过,早早做足了准备功课。

特色小吃再创经营新高。直苴本地经营户起文江,自正月十二已经开始忙碌,百货、小吃、羊汤锅多种经营,整个赛装节期间收入达4万余元。黝黑的脸庞、腼腆的笑容、朴实的品性构成直苴人对游客最大的诚意。荞粑粑作为直苴本地特色小吃更是深受游客喜爱,当天共有10户摊贩现场制作,小小的火炉、灵巧的双手一个个黄灿灿的荞粑粑分分钟出炉,户均收入在1500元左右,小小荞粑粑实现大营收。

彝绣之根绽放独特魅力。起琼翠作为永仁彝山红刺绣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年前已开始赶制各类彝绣产品,花包包、鞋子、彝绣服饰等在赛装节当天大卖,实现收入达1.6万余元,因产品不够卖,只得早早收场。作为常年赶赛装节的罗大妈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把精品彝绣大凤凰、双龙抱珠作为店招高高挂起,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望。来自四川的罗先生夫妇还笑称:“只要看见大凤凰就知道罗大妈又来了,总要到她的摊位上寻寻宝。”来自大姚的普女士作为彝绣产品经营者,此次赛装节专程就是来采购精品彝绣产品,一个一个摊位挨个仔细看,不一会儿就收获颇丰。她说直苴的彝绣独具特色,很受消费者青睐。当天12户彝绣经营户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

整个赛装节产品展销活动持续到正月十六才慢慢结束。经营户纷纷表示,今年赛装节异常热闹,收入挺不错。据初步统计,赛装节当天,一个不足两公里的直苴小小山街实现经营收入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