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永仁: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日期:2023年10月30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今年以来,永仁县抢抓国家、省、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遇,紧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建立水权分配、水价形成、节水奖励与精准补贴、引入社会资本、工程管护和群众参与六项改革机制,形成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的改革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69万户5.6万人参与水价改革,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18.55万亩,占省州下达改革任务面积18.2万亩的101.92%。通过改革,全县灌区供水保证率逐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工程管护责任基本落实,群众节约用水意识逐年提升,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加强水利建设,夯实改革基础。筹措项目资金3.99亿元开展莲池班勐片区高效节水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永定镇东片区供水工程和直苴水库中型灌区节水项目等灌区项目建设,共架设主管道89.49km,干支管227.211km,田间末级管网1038.77km,改造渠道132.4Km,安装计量设施342处,为水价改革提供基础保障。

建立水权机制,促进农业节水。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适当从紧”原则,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节水能力等因素,分年度下达全县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核定种植作物用水额度,明确各用水户年度用水量,签订供用水协议。严格落实“计划用水、协议供水、审批放水”制度,强化供用水管理。2022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由改革前9.96万亩增长到13.23万亩,灌区供水量由改革前年均4000万立方米增长到年均4800万立方米,亩均供水量由改革前451.8立方米下降至363.6立方米,亩均节水量达88.2立方米,全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改革前的0.5提高至0.5212,灌区节水效益显著提高。

建立群众参与机制,提升灌区效益。成立莲池源泉供用水专业合作社,建立规章制度13项,将莲池灌区5.2万亩的灌溉面积,3255户、12916人纳入合作社的服务对象。由用水专业合作社承担整个灌区供用水管理、末级渠系维护和水费征收等工作。灌区灌溉面积由改革前3.4万亩增长到5.2万亩,供水量由950万立方米提高到1350万立方米左右,年均供水次数由2—3次提高到8次以上,大春灌溉用水周期从25天缩短为18天,灌区供用水管理更加合理。群众“用水、管水、节水、护水”的积极性全面提高,用水综合成本降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认可度、接受度和满意度逐步上升,灌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建立水价机制,保障工程运行。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收费体系这一关键环节,2018年通过组织开展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成本测算、成本监审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听证会,依法依规制定供水价格。在莲池灌区推行终端水价制度,明确水利工程原水水费上缴财政,末级渠系水费交由用水服务专业合作社,用于合作社日常运转和水利工程管护等费用,2022年全县共收缴水费219.3万元,其中上缴县财政187.8万元,合作社末级渠系水费收入31.5万元,共开展抗旱提水50万立方米、管护渠道38公里、修复渠道1.5公里,维护管道18公里,保障灌区供用水畅通,有效解决水利工程管理经费不到位、管护主体缺失等问题。2023年,在总结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灌区建设情况和物业化管理改革思路,通过先后3次征求全县11家部门和7个乡镇意见,委托第三方咨询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对永仁县水价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出台《永仁县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优化调整方案》,有效解决前期价格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供水价格不合理、“一水多价”、收费标准混乱等问题,逐步建立与永仁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供水价格体系。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盘活水利资产。以建设全省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县为契机,创新水利管理体制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小型水库和灌区物业化管理改革模式,出台《永仁县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永仁县灌区物业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云南秀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展全县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灌区供用水服务、水费收取、维修养护等工作。通过整合全县水利资源,统一水资源调度管理,充分发掘水资源商品属性,盘活水利资产,最终实现水利工程“以水养水”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工程管护问题。我县“三项改革”一体化推进管理改革模式,得到了省州水利部门的充分肯定。

上一条:坚守初心使命 凝聚奋进力量

下一条:永仁县乡村振兴局抓党建促振兴高标准打造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