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永仁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来,在各类基层应急救援任务中成效显著。县、乡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共出动各类应急救援任务121余次,出动车辆145辆,出动警力726人次,抢救被困群众5人。综合救援服务中心的顺利运转,极大的挽救了基层群众的损失,标志着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此又多了一份保障。
——从“多头发令”到“一项指令”全融通。在成立指挥中心以前,森林防灭火专业队、消防救援、地质灾害、农业灾害防御、地震、应急等部门按照灾害种类“数门应急”,分散精力,多头指挥。县应急救援大队有效整合20个成员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以60名专业队为主,以20名消防队为辅,专群结合,建立239人的县级应急救援队。气象、自然灾害、森林防灭火、应急视频会商、雪亮工程、天保工程、119指挥调度平台、信访、社会治理、应急综合指挥系统“九网合一”,实现“一网发令”,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有效整合力量。
——一支队伍搞应急,打通末端综合救援堵点。编办、组织部门发文明确1名事业编制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人员编制,每个乡镇整合5名在编人员(乡镇分管领导、专职消防队队长、林草中心主任、综治中心主任、应急专干),实现了从无编到有编的转变。统筹使用专职消防队、森林扑火队、气象防雹、水务应急、交通协管等10个部门的部分应急职能、人员、物资、资金,将各条线分散的办公地点、车辆装备集中到一处,促使分散的“软指头”变为紧握的“硬拳头”,形成团队优势,集中打造了一支“5+15人”的常备救援力量,能够24小时值守运转、随叫随到,打造了“一支队伍搞救援”的基层救援力量新典范。
——一个办法定待遇,彻底解决队伍建管难点。从机制层面解决分散保障的瓶颈性难题,制发《永仁县乡镇末端救援力量建设经费保障管理办法》,按照经费“分线保障集中统筹”的原则和“上级补助、县级预算、乡镇统筹”模式,整合10个部门经费资源,由县财政拨付乡镇进行统一使用,形成汇流成河聚沙成塔的良性效应,做到在不增加额外经费投入的情况下,人均工资达4500元/月以上(含社会保障、保险)。彻底改变了整合前“撒胡椒面式”的分散待遇保障方式,彻底解决了招不到年轻人、留不住人、专业素质和救援能力弱的难题。
——一套标准促正规,彰显队伍规范化建设新亮点。硬件设置标准化,科学划分营区功能区域,明确库室建设标准,统一设计规范外观标识、库室门牌和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配备火灾扑救、应急救援、气象防雹和其他服务保障类器材装备100余件套,每日对防护装备、执勤车辆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入驻前由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正规化达标验收。每年对“中心”工作人员训练情况进行比武考核,结果纳入各乡镇年终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