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人民政府
网站首页 >> 动态要闻 >> 部门动态

楚雄永仁丨“五举措”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日期:2022年09月20日   作者:   来源:新时代团结网    点击:[]

楚雄州永仁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入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新时永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保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仁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和“一把手”负责制,调整充实永仁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示范创建领导小组会、推进会,密集部署,高位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共建共享”的示范创建工作格局和县、乡(镇)、村、组、户“五级联创”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实现创建活动长效化、常态化、规范化。

强化宣传教育,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通过采取广播、宣传画册、宣传展板、标语、新闻网络媒体等方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宣传示范区建设的典型经验,讲好民族团结的永仁故事,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营造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2019年以来,在机关和农村共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知识宣讲2377场次,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3个,“中华民族一家亲”图书(馆)室66个,摄制和播出电视形象宣传专题片5部,以“小广场大喇叭”广播播出民族团结节目198组,开展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送戏下乡237场次,各族群众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

深化创建工作,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载体。全力抓实民族团结进步“十大示范工程、十进活动、十个一主题文化活动”三大载体, 精准施策抓创建。制定《永仁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永仁县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等2+4配套文件,为创建提供制度保障。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动创建工作实现全覆盖、提质增效。到目前全县获国家和省级命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国家级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省级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6个,州级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7个,县级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64个,示范家庭547个。永仁县2021年1月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永仁哲林实业有限公2022年1月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宜就镇、猛虎乡2021年12月被命名第三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紧紧围绕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这个大局,深入实施各类专项规划和项目,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第三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累计向上级争取民族发展项目34个,完成项目总投资1.79亿元,其中民族发展项目资金0.32亿元、整合其它部门资金1.47亿元,群众自筹0.32亿元,建成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莲池乡),福兴村等2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永定镇方山诸葛营村村等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一步打牢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

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的能力水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民族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健全完善维护团结稳定长效机制,加强对团结稳定形势的分析研判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认真落实抓党建引领促农村宗教治理意见,扎实推进宗教工作“一网两单”制度的落实,做好与“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的有效衔接。深入广泛开展“五进”宗教活动场所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更好地团结争取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全县“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上一条:奋力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永仁篇章

下一条:行程万里​ 不忘初心——学生资助助你逐梦前行